北京交管将使用科技手段 对十类不文明骑行精准查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8 11:57

进入夏季,非机动车骑行活动显著增多,7月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交管局获悉,为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提升城市文明交通水平,即日起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将会同市文明办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专项治理行动,聚焦十类不文明行为加大治理力度与宣传引导,全力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交管部门利用视频、图像等资源发现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通过车牌识别追溯违法主体,进行追查处理。

十类不文明行为分别是什么?

据介绍,此次专项治理围绕影响道路安全与通行效率的十类不文明行为展开,具体不文明行为如下:

骑车拍照:骑行途中使用手机拍照、浏览信息等分心行为;

多人并排骑行:两人及以上并排骑行占据非机动车甚至机动车车道,阻碍交通;

追逐竞驶:互相追逐、曲折竞驶等危险骑行和竞速行为;

人行横道骑行:在人行横道内骑行,威胁行人安全;

车筐载人:利用车筐搭载人员,违反非机动车载人规定;

越线等待:等候信号灯时超越停止线,不按顺序排队;

不规范停车:在道路上违规停车滞留、不按规定区域停放影响通行;

低速骑行:在非机动车道内长时间低速行驶,妨碍后方车辆通行;

人行便道骑行:擅自进入人行便道骑行,干扰行人通行秩序;

酒后骑行:饮酒后驾驶非机动车,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

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表示,这十类行为不仅损害城市文明形象,其中大多数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更易引发交通事故。

执法与教育并重 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据介绍,专项行动期间,市公安交管部门将采取“宣传引导+严格执法+科技赋能”组合拳,确保治理成效。

北京交管部门强化路面执法,在早晚高峰时段,围绕学校、商圈、交通枢纽、主要路口等区域增派警力,针对十类不文明行为中的违法行为开展严格现场查处,对违法当事人依法处理。

交管部门联合社区、企事业单位、外卖平台等开展“文明骑行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通过案例讲解、模拟体验、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普及交通法规与安全知识;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发布文明骑行倡议,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同时,交管部门使用科技手段精准查处,利用视频、图像等资源发现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通过车牌识别追溯违法主体,进行追查处理。

警方提示,广大非机动车驾驶人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摒弃不文明行为,共同维护首都良好交通秩序。对各类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格查处,切实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部门协同共治,共建文明交通生态

交管部门表示,此次专项治理中,还将强化部门联动与社会共治,同步开展交通设施排查工作,通过优化非机动车道设施,规范停车区域标线施划,为文明骑行创造硬件条件;同时,督促外卖、快递企业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骑手交通安全培训,将文明骑行纳入内部考核体系;广大市民也可通过“随手拍”等渠道举报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共同监督治理成效。

“文明交通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是文明交通的践行者与守护者。”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行动将持续推进,通过常态化治理巩固成果,引导市民养成“守法、安全、文明”的骑行习惯,共同打造首都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法规链接: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条规定: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第五十九条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另外,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规定: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人行横道、没有行人过街设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过街设施的,在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第七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三)不得醉酒驾驶;(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同时,《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驾驶非机动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八)成年人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可以在固定座椅内载一名儿童,但不得载12周岁以上的人员;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不得载人;(十)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在人行道和人行横道上骑行。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驾驶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下列通行规定:(四)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等待信号灯时,在非机动车停止线或者待驶(转)区内顺序等候;(七)通过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时,下车推行,不得骑行通过;第十六条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除遵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二)成年人可以在驾驶人座位后部的固定座椅内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儿童;第二十四条规定:非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将非机动车停放在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内;没有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车辆停放不得影响道路通行和市容环境秩序。禁止在下列区域停放非机动车:(一)人行道的禁止停放区域、消防通道、盲道;(二)未明确为停车区域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三)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叉口、铁路道口、人流密集场所出入口等公共场所划定的禁止停放区域。

希望广大市民自觉抵制不文明骑行行为,遵守交通法规,共同维护道路通行秩序,共建共享安全、文明的骑行环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胡克青
校对/房霞

相关阅读
记者探访:因“图方便”,北京积水潭桥下多名非机动车骑行人挨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1
北京加大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治理!严查这些行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08
享受骑行快乐不能无视安全规范,解析“骑行热”安全隐患问题
检察日报 2024-06-22
志愿者劝阻不文明行为致人受伤,该担责吗?
人民法院报 2024-06-10
警探号丨交管部门提醒春季骑行注意安全 骑行中拍照、说笑、追逐均系违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0
这些行为将被罚款!《春季骑行出游交通安全攻略》发布
北京交警 2024-04-18
警探号|北京交管部门严查路口12类交通违法行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30
北青快评|立法禁止“过斑马线刷手机”的导向意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