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国考古魅力 国际学生“拜师”琉璃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5 18:19

6月9日至7月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市文物局主办,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美国田野考古研究院、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管理处承办的“2025年琉璃河遗址国际田野考古学校”,在琉璃河考古工作站举办。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西雅图太平洋大学的5名国际学生,在专业教师与琉璃河考古队指导下,开展为期四周的考古研习。

研习期间,每位同学都需要完成一个墓葬的发掘、记录与样品采集工作,包括勘探、发掘、找边、刮面、采集遗物、测量、绘图、照相、记录和资料数据库以及各种现代仪器的使用。

安妮娜是琉璃河遗址国际田野考古学校指导教师,今年是她第二次担任指导教师。与去年相比,今年考古学校在课程设置和研习内容方面都有升级。“今年考古班设计了田野实践、学术研修、文化考察三大模块,而且还针对去年同学们的反馈进行优化,增加了考古记录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覆盖考古发掘的全流程”。

在研习中,田野实践是占比最大的部分。中外之间在考古发掘体系方面是有一些不同的,但在安妮娜看来,这并没有对教学产生太大影响,“外国学生来到琉璃河遗址学习,操作方面可能和他之前受到的训练是不一样的,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他们也适应了中国传统考古的方法”。以测绘技术为例,目前我国考古测绘普遍采用的是RTK和全站仪等先进信息化设备,但在测绘培训中,安妮娜要求学生们学习传统绘图方式,“就算有了现代技术的辅助,老传统也不能忘”。 

本次考古学校还安排了丰富的研学活动,学生们来到周口店遗址、云居寺遗址、首都博物馆等,亲身感受北京50多万年的人类生活史、1万多年的文化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看到自己发掘现场相关的文物陈列在首都博物馆里,学生们感到特别亲切。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翔实的资料,他们了解到了北京历史发展的链条,深刻理解了北京何以为都的渊源。

教学过程中,交流研讨与成果汇报环节贯穿始终。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与学生,围绕田野实践心得、理论感悟、考察发现进行充分分享,实现了跨文化语境下的教学相长与思想碰撞。据悉,琉璃河遗址国际田野考古学校已连续举办两届,未来将继续以考古为媒,深化国际交流,让这一“北京城之源”持续讲好中国历史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考古、感知中华文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晓萌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十大考古新发现!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新华社 2025-04-25
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 26项活动领略古迹魅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10
琉璃河西周燕都考古首次发现内城外城双重结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28
202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公布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入选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16
北京将启动琉璃河遗址申遗前期工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4
青春晴雨表|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王晶: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31
琉璃河遗址考古暑期国际学校今日开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0
房山区计划2024年完成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