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当下,网络综艺也告别了“快产快销”时代,转而拥抱“精品深耕”。不仅如此,在受众日益兴趣分化的情况下,网综也出现了长短融合、跨界融合、垂直分类的现象,如何看到这些变化?以及长综艺目前的危与机?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期间,“综”观万象,“艺”启未来——网络综艺创作主题研讨会举行。来自平台和综艺制作方以及学术界代表对以上问题作出回答。
优酷人文是网络视频平台最早关注人文类内容的频道。虎鲸文娱集团优酷人文总经理王晓楠介绍,优酷人文从成立至今已经13年,频道已经合作了超过300位文化人物,打造的作品中在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占到80%以上,“因为坚持品牌的长期性,内容上我们有保障的确定性以及高质量的受众,过去三年,优酷人的商业化收入连年看涨,我们赞助的品牌确实从传统的汽车、白酒扩展到手机、电脑等数码科技品牌,包括饮料等快消品牌,甚至还有金融类保险品牌等等,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关注人文内容的赛道。”
以《闪耀吧!大运河》这一系列IP为例,王晓楠介绍了平台在题材选择和创作理念上的深层思考。“我们在题材选择上坚持长期主义,因此我们会选择承载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文化符号,将我们的创作力量、平台资源集中投入到能够彰显中华文明标识性的题材上。2022年我们推出《闪耀吧中华文明》,聚焦三星堆、秦始皇陵、敦煌、殷墟等六大考古遗址。到2023年是“万卷风雅集”,由快消饮料品牌赞助,这个时候我们想要呈现的是古代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再现了兰亭雅集、塞外东巡、唐宫夜宴和桂满中秋,我们要跟年轻的艺人嘉宾一起复刻体验沉浸式的国风生活。
接着就是我们的重头节目《闪耀吧!大运河》,在这里我们把创作重点放在通古达今上,一方面当然要呈现中华民族的治水智慧、漕运经济和区域文化融合的辉煌历史,更重要要展现大运河融合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创新。
此外,今年我们还将在非遗题材上寻找新的内容切入点,新节目《穿越时空的宝藏》,预计今年10月份和大家见面,在根脉探寻、生活方式呈现、通古达今之后实现再创造,把国宝+非遗+文创+科技融合在一起,呈现非遗技艺发展和创新。”
王晓楠表示,任何节目都需要在创作、聆听反馈、不断进化中,形成创作者的循环。“择一世终一生,在这个时代中越来越稀缺,对工作的敬畏之心、匠心,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人文主题的节目必须由创作者、网友共建,这样的内容才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这13年来,我们反复思考,我们保持什么、改变什么。我得到的答案是,要保持节目创作的真诚以及当下性和交互性,坚持内容创作要注入生命。不管什么时代,人的生命体验、人的感受、人的独立思考、人的渴望高质量的交流和交往是一个永恒的需求,所以我们也相信人文类内容的创作者要注入生命,从我相信、我经历、我的学习、我的调研、我的思考出发,才能真正构建成扎实可信的我的表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