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新规发布,硬件、应用、平台三方联动如何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17 07:02

11月15日晚间,在经历一年多的征求意见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正式版《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迎来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建设要求。

从内容来看,管理责任下方给家长,是指南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标准政策的独特之处,“一键切换”、 “默认设置”、 “鼓励推荐”等标准降低了监护人的操作门槛,提升了其引导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效率。

不过,多位受访专家也在与21记者交流时指出,相较于指向明确的游戏类应用,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整体流程涉及的主体更多,情况更为复杂,需要平衡各方间的主体责任与商业利益。《指南》推出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如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有赖于各相关方的共同参与。

三方联动如何落地

相较于此前大部分主流APP中应用的青少年模式,本次《指南》中未成年人模式的一大特点是不同主体间的未保联动。

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在就《指南》答记者问时亦表示,未成年人模式的功能升级主要体现在“三方联动”和“三个优化”,前者是指未成年人模式建设范围将由应用程序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三方,打通软硬件壁垒,形成保护合力;后者则是指未成年人模式将实现时间、内容、功能三方面管理升级。

“从管理思路来看,本次《指南》中的未成年人网络应用管理和此前游戏APP的管理属于两种模式。”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姚志伟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现行的游戏类应用实名制及时长限制,本质上是政府有关部门和游戏企业承担了管理责任,以验证未成年人身份为前提对其游戏行为进行监督,虽然具有强制性,但二者也承担了相当高的监管成本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例如未成年人信息的收集、验证和保护。

但《指南》中强调了监护人的责任,赋予家长更多管理未成年人智能设备和网络应用使用的权限和责任,通过实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之间的三方联动,降低家长的管理门槛,使其能够在相对固定的入口实现设备管理而不用再针对单个硬件或APP分别设置。

另一方面,虽然相较于游戏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强实名要求,《指南》相对减轻了企业所需承担的管理责任。但要实现硬件、应用、应用商店三方间的打通仍有诸多实际难题有待解决。

北京元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磊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游戏APP所采用的实名认证系统是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公安部共同开发维护的,所有取得版号的游戏应用都需要接入该系统,部分不需要版号即可上线的休闲类小游戏也需要通过一些第三方途径接入,这一由政府部门主导的三方平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游戏厂商间的责任归属和商业利益平衡问题,但相同的方法很难要求让硬件、应用和应用商店三方之间自发完成。

究其原因,如果要实现上述三方间的维保联动,势必要求各主体间共享一部分用户个人信息,例如用户的APP安装使用情况,但对于平台和应用方而言,用户信息几乎等同于真金白银的付费需求,在缺乏第三方担任中介的情况下,各相关方势必会缺乏跨设备、跨平台进行信息共享的主动性。

虽然《指南》中对于设备联动的要求仅限于同一厂家的产品(包括同一厂家的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多个移动智能终端),但就当前的移动应用生态而言,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应用系统是允许直接使用安装包侧载应用的,即APP安装不一定需要通过官方应用商店进行,甚至用户可以自行使用应用官网安装包或应用宝、豌豆荚等第三方应用商店进行下载安装。

此外,苹果系统近年来在国外诸多国家反垄断诉讼下,也开始逐步放开自生应用生态。这些复杂应用市场情况背后,直接关联的是应用开发商和应用平台的渠道利益分成,要推动上述各方间达成信息互通无疑困难重重。

因此,目前《指南》中所涉及的三方联动要求,在实践初期可能还是只能仅限于某一品牌设备、其官方的应用商店以及通过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安装的应用这一范畴内,进一步推行方向要视各方厂商尤其是移动设备厂商的应用效果而定。

赋予监护人更多自主权

除了三方联动的监管要求外,《指南》的另一大创新之处则在于赋予了未成年人监护人更多的自主权,例如在时长管理方面,将由移动智能终端统一控制总时长,解决单个应用程序分散计时、总时长不可控的问题。

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指南》中的限制性措施并非“一刀切”要求或强制性规定,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对使用时长、使用时段、内容、功能等,进行个性化设置。应急类、教育类等基本功能和服务不纳入总时长统计,更好满足未成年人使用需要、保障人身安全。

“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未成年人群体最关心、了解且有一定时间精力进行网络行为管理的还是其监护人,因此在帮助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网络的机制上,家长理应获得更多的管理权限和方法。”姚志伟表示,当前一些专门面向儿童用户的智能手表使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家长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直接管理未成年人设备的时长、功能权限,其优点是灵活且便捷。

同样以现行的游戏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为参考,虽然强制性的时长管理有效规范了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在每周三小时的硬性要求下,当出现考试结束、良好表现奖励乃至寒暑假等可以适当延长游玩时间的场景时,家长唯一可能采取的方法只有将自己的成年人实名游戏账号提供给未成年人使用,这种“一人多号”的情况在未成年人群体中也并不少见,最终反而不利于管理机制的落实。

孙磊也指出,按照当前未成年人保护中标准从严的规则,上述方式可能还是仅限于社交、短视频、电商等非游戏类应用中,游戏厂商仍需严格遵守每周三小时的标准。

此外,且厂商在设计相关机制验证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身份时,也需要注意对其个人信息进行保护,部分游戏应用也提供了家长管理功能,但未能大范围普及的原因在于亲子信息往往只能通过查验户口信息的形式进行,这对于个人信息采集的范围和敏感性无疑是更严格的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指南》的策略是让家长直接在现实世界把好第一道关。网信办相关负责人提到,希望家长在将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给未成年人使用前,帮助开启未成年人模式,设定年龄区间,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

“相较于游戏APP,硬件设备因为有实物,监护人在开箱使用时就可进行未成年人模式设定,不需要强绑定亲自信息进行验证,因此面临的推行阻力要小很多。”姚志伟表示,《指南》在很多方面面向实际问题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法,但在实践中也需要注意与现行管理制度的衔接配合。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3岁、16岁上网看什么?未成年人模式应优先分龄推荐内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17
三方联动一键启动 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升级了这些新功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17
三方联动一键启动 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升级了这些新功能
央视新闻 2024-11-16
时间、内容、功能优化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三重防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15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答记者问
中国网信网 2024-11-15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
​网信中国 2024-11-15
广州互联网法院打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矩阵
法治日报 2024-09-12
北青快评|互联网平台“未成年人模式”亟待标准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