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布其:以物的视角,观看人的生活
余木匀
2024-04-18
+ 关注

出生于内蒙古的80后艺术家娜布其,将雕塑视作一种游戏,相信“一切皆为雕塑”。正在木木美术馆展出的“娜布其:绿幕游戏”是对这位艺术家十多年来的雕塑与空间探索的一次全面回顾。40余件作品,包含了极简几何构成的城市空间雕塑、类似微缩模型的桌面装置和纯粹的雕塑语言探索。多种形式的作品,让我们更好地体验她对空间与构成的理解。不同分类的作品,也代表了娜布其艺术探索的几个方向。

“不真实”的物品

娜布其的作品乍一看是对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日常场景的倒置:使用现成品搭建的临时空间;将城市景观提炼为精简的几何框架;把那些平常巨大的事物微缩成桌上的棋子;截取常见绿植的局部并做成写实雕塑……那些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在她的手中以一种“陌生化”的形式再现:等比例缩小的喷泉,看上去像是玩具般的模型,极度概括化的城市空间,建筑变为一组立体几何图案,印有鲜艳鹦鹉图案的灯箱被放置于摄影棚般的绿幕空间里。娜布其的作品在唤醒我们记忆深处的某种类似图景的同时,又清晰地让我们意识到加之于此物品上的“不真实感”。

实际上,娜布其的作品乍一看会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她的创作几乎抛却了具体内容,而以抽象和概括的形式呈现。这些作品的性质介于雕塑和装置之间,又因为艺术家的特意安排,将它们放置于类似公共场所的空间中后,与它们所处的空间以及前来观展的人群产生了奇妙的互动:有时,你感觉对它们很熟悉;有时,这些与你已有经验和记忆中的现成品微微不同的“作品”,又让你感到陌生。娜布其的作品,似乎在与我们共同参与一个游戏:游戏名称就叫做“空间中熟悉与陌生之间的感官距离”。

在展厅一楼,放置着2024年创作的大型雕塑作品《倒置的座椅》。倒置的罗马柱凉亭以几乎不可能的倾斜角度放置于绿幕背景中,给每一个走进展馆的人带来强烈的视觉认知冲击。这个看起来有点危险的大装置,其实可以坐上去。这也是娜布其作品的共同特征:艺术家希望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与观者发生互动,让它们像公园里的长凳、乐高池里的乐高一样,是我们可以日常使用并且在使用中获得趣味、产生思考的物品。

微缩的景观

从2018、2019年开始,娜布其就有跟家居和室内装置有关的作品出现:有一件叫做《如何成为“美好生活”》的作品里面就出现落地灯和地毯一类的现成组合品。《如何成为“美好生活”》这个标题会让我们联想到波普艺术名作、理查德·汉密尔顿的《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作品中,理查德·汉密尔顿通过拼贴的方式,将当时商品广告中的肌肉男人和健身器材,吸尘器和家庭主妇,还有时髦的裸女图像都剪切下来,拼贴成一幅沉浸在消费主义和欲望中的现代生活图景。

但娜布其在展览中所展现的“美好生活”,更符合中国家庭的传统想象:绿植、茶几、地毯和灯架这些是每天都会使用的物品。艺术家将现实场景打印在罩布上,再用这些罩布遮盖家具,形成一种介于真实和荒诞之间的感觉。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规模化生产让我们可以大量购入同款。《如何成为“美好生活”》中的每件物品看上去都很熟悉,我们都能在家中找到对应物品。但它们的组合方式却令人陌生,看上去仿佛商场中为了展示商品而临时布置的样板间。这件作品所展示的如此物质充裕的生活景象、由商品堆积而成的家,是否就能直接通向幸福呢?

关于雕塑、物品和人的距离,娜布其这么说:“我期待像这个展览里面所有的雕塑、物品跟人的关系是一种更加亲切、亲密的,可以相互依赖的关系。你可以坐在椅子上,去看周围的一些东西和空间。这样,观众跟展览关系就发生了转变。处在介于陌生跟熟悉之间的一部分领域,一直处于这样来回错位的、中间的地带。”

因此,娜布其将那些平常看起来很大的公共景观缩小到可以桌上观赏和把玩的尺寸。在展览中展出的可以流水的喷泉就是如此。花瓣形的水池上是简略的怀抱水瓶的雕塑小人,水源源不断地从水瓶中流出,洒落在水池里——而水池的尺寸让它看上去就像一件模型或是纪念品。展览中展出的其他作品,如罗马立柱、公园大树和楼房建筑等都变成了一套棋盘游戏里的组合棋子。我们可以在桌子边坐下来,用这些现成的棋子搭建符合自己心中理想城市的完美图景。

对于体积的把控,现成物的挪用让人们发现这些日常所见不为人知的一面。就像娜布其所说,物品的体积大小决定了你如何对待它们。“把户外大型公共装置缩小后搬进室内,它就变成一个你可以在室内观赏、把玩的东西,就有点像人们去造盆景。”第一认知是由直观来决定的,然后才是已有的经验、知识和与之交互时所产生的感情——这是娜布其独有的模拟悖论。

以物的视角观察

除去直接缩放物品的尺寸,娜布其的另一类作品则专注于探究纯粹的雕塑语言。她的另一组作品,就是以城市在空间中的形与结构为主题,以极简的形式来呈现。在《空间外的风景No.4》里,我们会看到一排类似三视图拼接而成的城市模型,拱门、高塔、居民区、城市区域之间的围墙,以数千立方米为尺度的城市体积在娜布其的作品被浓缩概括为一组立方形的图形。这些作品是雕塑,但又有着平面设计的特征,就像是空间中的几何构成,去掉一些冗余的外观和装饰,仅留下最简洁的几何形骨架。

结合作者的其他作品,这种处理与概括的方式也会让我们联想到包豪斯那将建筑、空间与人类居所视为一体,强烈要求造型与实用功能合一的风格。另一方面,这些彼此孤立、始终具有一定距离感的建筑,又让我们想起贾科梅蒂的雕塑。贾科梅蒂也曾专注于塑造在空旷广场上孤立无援的人形——他的作品体现了人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处境:孤独地聚集,但个体与个体间始终有一层难以弥合的隔阂。

娜布其的作品中却很少出现具体的人。当年与其这样说,不如说在这些作品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个主角,或者说没有见到一个生活在其中的起着主导地位的人——但人一直都存在。城市本身就是人类生活的产物,家庭生活则是最小单位的对于空间的整合与安排,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交流与反馈的过程。娜布其的作品从物的视角来重新观看人类生活,并鼓励我们通过转换视角与距离,与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物品产生新的感受和联系。

编辑/史祎

供图/木木美术馆

相关阅读
"三姐妹"的痛苦,不能只靠吼
北青艺评 2024-11-17
雕塑的西学与民族化:为有源头活水来
北青艺评 2024-11-13
雕塑大系:好一台雕塑大戏
北青艺评 2024-11-13
“吊打主人”的司卡班,被狠狠偏爱的小人物
曹雪盟 2024-11-04
《大师与玛格丽特》:致敬他那毁不掉的手稿和心中不灭的真理
北青艺评 2024-10-26
曲阳石雕:清脆的凿石声萦绕千年
北青艺评 2024-08-25
进取的德化瓷:瓷耶?纸耶?布耶?
辛酉生 2024-08-03
乔利的奥运开幕大戏:以巴黎为剧场,以塞纳河为舞台
北青艺评 2024-07-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