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等板块因资金“抽血”所引发的行业投资负反馈何时结束?现在入场能不能赚到情绪修复的钱?最近,陆彬、赵诣等“顶流”基金经理纷纷发声,关注行业调整后的机会。
陆彬开始“承担风险”
“最近几天我晚上都睡不着觉,不是担心行情,而是因为找到了好机会而兴奋得辗转难眠,这在过去四年也发生过好几次。”汇丰晋信基金副总经理、知名基金经理陆彬说。
这一次,是什么机会让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资金负循环及过度的市场情绪宣泄后,陆彬认为,“新半军”(新能源、半导体和军工)行业的机会已经逐渐凸显。未来一个季度,“新半军”可能会存在较大级别的估值反弹机会。经过过去3到5年的充分演绎,新能源板块的基本面进入中期阶段,行业贝塔带来的收益减弱,但他认为未来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挖掘。
中证新能源指数去年年中以来走势图
“未来具体要多久才能走出‘阴霾’较难判断,但我倾向于是近期。现在是基金经理该下决断的时候了,投资不该太贪婪于时点的准确性。如果拉长时间维度看至2025年,很多行业里的龙头公司只有10倍估值,虽然这些公司的估值没法像过去那样给得太高,但从10倍到20倍完全有可能。现在,无论是看短期还是长期,都到了应当承担风险的时候了。”陆彬说。
不过,在他看来,后续“新半军”的反弹并不是2019年那样系统性的主线机会,而是结构性机会。
陆彬的投资常常较市场“先行一步”,从他过往一些操作的方向来看,大多显现出一定的前瞻性。比如2019年看好新能源板块、2021年末配置房地产板块,以及去年下半年买入TMT板块等。
知名基金经理关注新能源机会
不仅是陆彬看好新能源等成长赛道,多位新能源等成长领域的干将近期都纷纷表示了关注。
“展望2023年,虽然新能源板块短期可能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最坏的时间或已过去,不必过于悲观。可持续关注成长确定性高,空间大且具备估值吸引的方向和品种。”上投摩根副总经理杜猛说。
从交易结构上看,陆彬认为,到去年年底,全市场对于基金新能源板块的持仓比例变化不大,但持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动车减仓得特别多。按照逆向投资的逻辑,被卖出较多的电动车,反而有可能是目前比较好的加仓方向。陆彬表示,一方面他会优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供需紧张的环节,包括湿法隔膜、铝箔等;另一方面电池等盈利改善的领域也可关注。
另外,陆彬表示,可关注业绩超预期的方向。比如风电,首先是那些国产的铸件材料公司,它们不仅有“贝塔”加持,还有替代效应下的渗透率提升机会;其次一些风电公司今年的需求大幅拉升,而成本端却在下降。
“预计2023年增速最快的细分方向将集中在海风、国内集中式光伏装机、国内大储等领域。同时,还可优选一些新的技术方向,包括PET铜箔、钠电池、锰铁锂等。”陆彬说。
泉果基金的知名基金经理赵诣则表示,2023年新能源行业开始进入分化阶段,具体选择公司时,他会关注三大类。第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即壁垒比较高,很难会有其他企业轻易进入,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够得到保持。第二,有规模效应,且扩产周期比较长的企业,这会导致整个供给端的释放需要很长的过程,从而使这些企业盈利能力得到保持。第三,并不是纯粹的偏化工或偏价格因素导致的领域,赚“量变”的钱。
看好2023年整体机会
总体来看,基金经理对2023年的投资机会较为乐观。天天基金网今年的基金经理全年观点调查显示,近九成基金经理看涨2023年A股市场,看跌的基金经理占比仅有4%。
从主动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变动来看,据信达证券测算,截至3月3日,相比三个月前,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也分别上升了3.58个百分点和0.34个百分点。
“权益投资方面,目前A股整体估值不高,风险溢价也在中枢以上水平,在基本面向好叠加风险补偿较高的背景下,今年的权益市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陆彬说,除了“新半军”领域,他还关注三大主线,其一,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TMT产业链,关注估值和业绩的戴维斯双击;其二,是可选消费和消费相关的产业链;其三,是低估值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与国企改革的方向,关注改革和考核机制变化可能带来的盈利提升。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