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康复期如何正确补充营养?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有多大
人民日报 2022-12-29 07:31

感染新冠病毒对心脏会产生什么影响?感染和康复期如何正确补充营养?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有多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解答。

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度过窗口期

“新冠病毒感染大部分5至7天症状好转、逐步康复,但也有少数患者会累及心肌,一般发生在感染新冠两周以后。出现比如心电图发生一些变化,心动过速或过缓,有时候有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甚至晕厥等症状。”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说,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要及时到医院查心肌酶是否有变化。如果发现心肌酶成倍增高,医生会根据其他相应的检查综合判断是否出现了心肌炎。出现心肌损伤,不要恐慌,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度过窗口期,从而逐渐修复。

中青年感染者更容易导致心肌损伤。周玉杰分析,中青年活力强,活动量大,容易造成心肌损伤。这些人群在感染和康复期做到膳食均衡很重要,保持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的均衡,工作和生活做到适度,最好不要熬夜。

康复期的运动要适量。周玉杰表示,剧烈的有氧运动会造成心率很高、耗氧量增加,不利于心肌修复;过度的无氧运动比如器械锻炼等,会产生大量乳酸等代谢产物,在心肌里面堆积,对心脏的恢复也不利。要控制好运动强度,最好不要超过平时运动的1/3,两周后再慢慢恢复到平时的运动量。

有心血管疾病的感染者应该格外注意保护心脏。周玉杰说,感染和康复期间要保持合理膳食,做到心态平衡,避免焦虑情绪。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能随意增减药物。

感染和康复期应合理补充营养

“要把营养管理贯彻整个感染防治前中后全过程。”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说,感染后,人的食欲会减弱一些,出现口苦、消化能力减退等现象,难以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补充营养。于康建议,一是少量多餐,以尽量达到平时食量;二是尽可能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保证食物种类多样化。

症状好转了,胃口有所恢复,可以过渡到半流食。于康说,这时可以选择酸奶、蛋羹、面条、加肉末的面片、鱼肉、豆腐等,让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慢慢提升。康复期营养补充要稳妥。康复期的食物也要做到细和软,吃饭要细嚼慢咽。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再慢慢恢复到正常的饮食水平。

一些老年人由于生活节俭,食物种类比较单调,吃的素淡,身体营养基础比较弱,感染之前体重偏轻甚至有轻度的营养不良,导致免疫状况不佳,感染后救治难度更大。于康建议,老年人平时饮食要尽可能做到食物多样化、保持荤素搭配,在正常的饮食基础上,可以考虑补充一些营养补充剂,比如蛋白粉、维生素矿物质复合剂等,有助于保持身体抵抗力。

同一个毒株二次感染概率极低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介绍,目前发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型没有出现有特征性的基因组突变,普遍都是境外输入我国并流行的。此外,12月以来输入病例中一共发现了31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亚分支,其中BA5.2和BF.7占优势。

“同一个毒株二次感染的概率极低,就算感染也不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因为人体对同一个毒株的感染有免疫机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说,所谓的二次感染和多次感染,指的是病毒新的变异株出现,发生免疫逃逸,出现再次感染。比如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BF.7亚分支,未来可能感染其他分支。因此个人还是要注意防护,尤其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群要做好预防,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抗病毒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王贵强表示,高龄老人、有基础病的重症高风险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要早发现、早治疗,其中早期的抗病毒治疗很重要。目前抗病毒治疗有口服的小分子药物可以使用。明确感染后,5天之内使用效果更好,但小分子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有基础病的老人,特别是卧床的老人,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更大,需格外做好健康监测。”王贵强说,患者家人或陪护人员要密切监测老人的呼吸频率和血氧数据。建议家里配备一个家用血氧仪,如果血氧低于95,需要给老人吸氧;如果血氧低于93,要及时送医。

文/申少铁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