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现场|病急乱投医迷上“特效药” 涉老诈骗套路又更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4 14:56

近几年来,涉及老年人诈骗的刑事案件层出不穷、花样多变,涉及收藏品诈骗、保健品诈骗、以房养老诈骗、投资理财诈骗、养老服务诈骗等方方面面。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弱、积蓄多、情感空虚、容易被“小恩小惠”吸引等特点,专门针对老年人下手。北京朝阳法院通过真实案例揭秘涉养老诈骗的几类常见招数。

招数一:承诺高额回报 诱骗老年人投资理财

徐某等人通过打电话、发传单等方式公开宣传,称其公司在社区内安装带有显示屏的智能快递柜,有开柜费、广告费等收入,快递柜可由参与集资的社区居民以每台1万元的价格认购,认购期限为1年或者6年,公司每月会支付认购金额的1%或者1.5%作为租金,认购到期后返还全部认购本金。不少社区居民听后大为心动,纷纷投资认购快递柜。然而事后却发现只是一场骗局,非但没有收到所谓的“月租金”,就连认购本金也全部打了水漂。

北京朝阳法院法官齐丽青分析称,此类投资理财型的诈骗方式,多针对有现金积蓄的老人,犯罪分子会以公司名义宣传投资项目,以“保本付息”作为回报利诱,在老年人常去的菜市场、超市等场所散发传单或举行宣讲会,由“公司老板”讲解投资项目和盈利模式,免费赠送米面粮油鸡蛋或其他小礼品吸引老年人投资,为了扩大集资规模,“公司员工”还会鼓动老年人拉人头,给老年人金额可观的返点。一些老年人试探性地做短期投资,在如期得到回报后,对公司的经营抱有期待,继续投入更多本金,然而犯罪分子的公司并没有实际经营任何项目,最后多以“资金链断裂”为由,卷钱跑路。即使最终公司人员被追究刑责,老年人的投资款往往也难以追回。

招数二:普通药变“特效药” 从中赚取巨额差价

朱某利用某公司名义,招募社会人员冒充医生、护士等身份,通过拨打电话、微信聊天等方式与患者取得联系,虚构药品疗效,诱骗患者购买具有独特疗效的药品、保健品。而事后证明,该公司出售的药品其实就是非常普通的“常见药”,并不具有其所宣传的治疗效果。朱某等人通过此种方式,累计骗取被害人钱款240余万元。

齐丽青表示,不少老年人为了丰富老年生活,会去参加广场舞、讲座等活动,在家长里短的聊天和信息登记后,个人信息不经意间被泄露,就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对没有什么疾病的老人,诈骗分子首先会选择推荐保健品,通过夸大保健品的功效,宣称产品具有补气补血、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等功能,或是以免费治疗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前来就诊,后以发现老年人其他身体疾病为由忽悠老年人买药;而对有基础病的老人,诈骗分子通常选择推荐所谓的“特效药”,邀请老年人参加他们举办的讲座,让“江湖骗子”冒充专家、医生,一对一给老年人看病。结果,老年人在犯罪分子有组织的、紧密有序的犯罪策划下,一不留神就购买了大量的保健品、保健器械和特效药,不仅被骗钱财,还耽误了正规治疗,得不偿失。

招数三:伪造“收藏品” 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

姚某等人先后设立数家收藏品公司,并将办公地点设在繁华的CBD商圈,组织人员通过拨打电话等方式寻找客源,以赠送礼品之名引诱被害人到公司,再以公司所售收藏品稀缺,有很大升值空间,公司将通过安排拍卖会或者回购等方式让投资有保障等话术,骗取被害人信任,诱骗被害人高价购买从批发市场购进的普通藏品。经统计,先后共有300余名被害人上当,经济损失共计2亿余元。

齐丽青介绍,此类收藏品诈骗多为出售型,犯罪分子经公司培训后,按照统一话术给老年人打电话,宣称公司免费赠送纪念章、纪念币,或称客户中奖了,需要到公司领取奖品,以此吸引老年客户到公司,然后向客户介绍出售收藏产品,谎称公司出售的收藏产品稀有,市面上极其少见,发行量小,升值空间大,并承诺公司一日后会提供平台帮客户高于购买价拍卖产品。其他员工则扮演鉴定师、拍卖师,给老年客户出示拍卖的视频和成功的案例,合伙骗取老年客户的信任。实际上,此类公司的藏品多为从批发市场购买,成本很低,经过犯罪分子的渲染后摇身一变为收藏品,价格昂贵,有的老年客户甚至不惜抵押或变卖房产购买藏品,最后血本无归。

收藏品诈骗还有一种是寄卖型,即公司宣传帮助拍卖客户所有的藏品,需要客户把藏品放到公司,给公司缴纳鉴定费、手续费,承诺高价拍卖后收取一部分的佣金,等到承诺的拍卖期限快到时,又以藏品有瑕疵、拍卖会往后延期等理由推脱,不退回被害人缴纳的费用。

招数四:宣称“投资”换服务 诱骗老人投资

陆某等人以某养老公司的名义,通过参加博览会、拨打电话、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宣传“候鸟式养老服务”产品,该产品承诺,投资人缴纳3万-100万元不等的保证金后,即可以在全国某知名养老公司旗下的基地免费居住(含赠送机票),根据缴纳保证金的数额决定享受服务的天数,到期后承诺返还本金,未入住养老基地的到期后给予年化收益。最终,陆某等人通过这种方式非法吸收600余名投资人的资金人民币1.6亿余元。

齐丽青指出,我国现在老龄化十分严重,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为了不给儿女添麻烦,通常会选择在养老机构安享晚年生活,犯罪分子正是抓住了老年人的这种心态,以养老机构的名义,宣称前期投资可以换取后期的养老服务,且投入资金与所享受服务成正比,投入越多,后期可享受的服务越多。老年人之所以受骗通常是被诈骗分子所宣称的“保本”“没有损失”“换取服务”所吸引。然而,此类养老产品多数为“虚构”,前期诱骗老年人投资时宣传的天花乱坠,有时甚至会利用熟人、同事等特殊关系让老人放松警惕,等到真正要享受服务时,才发现根本没有相关产品。

招数五:房子抵押做投资 实则骗钱又骗房

岳某向李阿姨介绍了一款“以房养老”的投资产品,称其只要将房子抵押,便可以获得330万元的本金,岳某承诺由其来偿还本金和利息,李阿姨每月可以获得数额固定的投资“利息”,待岳某将借款还清后,房子会原封不动的归还给李阿姨。李阿姨听信了岳某的说辞,遂跟随岳某前往办理了房屋抵押手续。最开始,李阿姨还能收到固定的“利息”,然而几个月后,便开始再无任何收益。情急之下,李阿姨找到岳某,岳某却称“资金链出了问题,无法还款,房子被变卖用于还款……”

齐丽青表示,对于没有现金积蓄只有房产的老人,犯罪分子就把目标瞄准了老年人的房子。为诱骗老年人将房子作为抵押进行借款,再将借款来的资金用于购买“高收益”的投资项目,犯罪分子通常会承诺由其来负责还清借款本金及利息,老年人只管收取投资利息,等到投资到期后,房子会完整的归还给老人,从而便实现了“以房养老”。当老人按照诈骗分子的安排签署了一系列“文件”之后,骗子通常会卷钱跑路,老人的房子也会以无法归还借款本金为由被抵押变卖,最终落得“钱房两空”。

提示:不贪图小利 不轻信宣传

老年人在遭遇上述骗局后,有的不敢告诉儿女,自己忍下所有委屈,有的选择报案,要求公检法机关惩处。由于犯罪分子诈骗后挥霍了钱款,即使犯罪分子被制裁,也会出现挽损难的情况。

在此,为了保障老年朋友的合法权益,避免上当受骗,齐丽青作出如下提示:广大老年朋友在生活中一定要多与儿女沟通,尤其是面对高额支出的时候,一定要事前与家人多商量,现在诈骗手法多样化,老年人切不要盲目自信,轻信保本高息、无风险的宣传,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前往正规的金融机构,切不可贪图“小便宜”。

老年人一般都注重养生,一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便会相信诈骗分子提供的各种“特效药”,而此类特效药往往不具有任何医疗效果,因此,老年朋友们切不可“病急乱投医”,不要盲目追求养生、保健,平时做好体检,身体不舒服时一定要在家人陪同下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疗,不要轻信非医疗机构推荐的任何“特效药”。

对于喜欢古玩收藏的老年朋友,在购买或者是寄卖收藏品之前,一定要多了解拍卖的相关知识和程序,对于宣称有拍卖资质的公司,要在子女的帮助下对公司资质进行核实,确认为正规公司后方可交易。

同时,在寄卖收藏品时,如遇到要求提前支付鉴定费、手续费的,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轻易将自己的藏品交与此类公司,最好在介绍拍卖成功后再进行交易,以免“人财两空”。

当前,养老机构已经成为不少老年人养老的首选,在选择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好、口碑好的养老机构,并且要自行前往养老机构办理手续,切忌贪图便宜,把钱交给中间人。此外,在投资养老服务产品前,要充分考察养老机构的资质及投资的真实性,同时要结合自己的资金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谨慎决定。

“以房养老”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是老年人将住房抵押给保险公司,从而每月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金,为“名下有房产、手中无现金”的老年人提供了一种养老思路,这本是一种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但是却有部分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在此要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在购买“以房养老”商业保险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保险机构,同时要警惕,正规保险合同购买过程中,不会出现借款合同、房屋买卖合同等其他无关合同。

此外,尽管对房屋办理了抵押登记,房屋所有权始终归老人所有,如果在办理“以房养老”商业保险过程中发现房屋所有权发生变更,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遭遇诈骗陷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张彬

相关阅读
公安部网安局发布九大常见养老诈骗骗局 赶快提醒爸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2
公安部网安局发布九大常见养老诈骗骗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1
最高检:诈骗犯罪已突破地域限制,全国各地均有被害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30
别上当!9类常见养老诈骗骗局大揭秘
平安北京朝阳 2023-10-29
买“藏品”可升值?团伙专挑老人诈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06
告诉爸妈别被套路!养老诈骗团伙设“收藏”连环套 这种“大客户”千万别当
央视新闻 2023-04-03
北京银保监局:警惕六类陷阱 守护“养老钱包”
新华社 2023-03-17
北京银保监局:警惕六类诈骗“陷阱” 守住养老钱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