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上海数交所”:从“证交所”到“数交所” 上海再辟“交易新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1-12-05 13:54

中新网上海12月5日电 “数字时代”已经来临,为了促进数据交易,上海在2021年11月底揭牌成立了上海数据交易所(简称:上海数交所)。为何成立数据交易所?记者近日采访了参与上海数交所建设的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教授黄丽华,对相关内容进行解答:

从“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到“数字时代的数据”

为何要成立数据交易所?数据流通和交易即将成为数字经济的独立赛道,上海数据交易所因此应时而生。

举个例子,比如农作物,过去农民将其种出来,如果其数量过多,可能烂在田间地头。后来有了村里的经纪人、县里的经纪人、城里的经纪人,逐渐形成一个商业流通体系,让大量农产品快速流通,而不至于烂在田间地头。数据的产生和使用也是类似的道理。

数字时代来临,涌现大量数据。以上海为例,过去几年来,上海一直强调数据治理、加速产业集聚,在数据领域活跃度很高,目前上海全市有相关大数据核心企业超过1000家,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达2300亿元人民币,且(产业规模)每年保持15%至16%的增长速度;另外上海还有一大批示范性数字化应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因而,眼下,如何让数据不烂在“田间地头”,使数据“活”起来、“用”起来,成为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的初衷。

从“上海证交所”到“上海数交所”

1990年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最早上市的公司有8家,被称为“老八股”。31年后,上海成立数据交易所,成立当日完成挂牌数据产品20个,涉及金融、交通、通信等八大类。

从“老八股”到“新八类”,相比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尽管在属性上有所不同,但从奠定里程碑的角度来看,或许10年、20年以后再回首,会发现其发展路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上海证券交易所当时是从“老八股”开始的,而上海数交所如今从八大类数据开始。尽管尚处起步,上海希望能通过积累尝试、小步快跑,在未来打造一个可以比肩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数据交易所,希望其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力,正如今天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之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从“四大要素”到“第五要素”

数据要素已成为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之后的“第五要素”。要素的特性,一是“通”,能“通”起来,实现“乘数效应”,从1变10,10变100;二是“用”,对于上海,以及其他对城市数字化转型、对数字经济发展有较强内生动力的城市来说,数据之“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数据要从资源转化为资产,要进行“艰苦一跃”,踩准了,我们就跳过去了;踩不准,我们就掉下去了。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上海已经踏上了这条道路,希望在实践中予以完善。上海数交所的未来雄心在于:希望能形成有影响力的“上海数”,就像在金融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中国价格”一样,为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赢得重要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上海数交所或许是在为未来探索这样一条路,尽管这个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但过个10年后看,数据交易也许是继互联网经济之后,数字经济又一次发展升级的切入口。(记者 郑莹莹)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