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委员、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王勇12月2日在全国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排查整治燃气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燃气事故多发势头,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2月3日《人民日报》)
燃气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据国务院安委办近日通报,当前我国个别地区和时段燃气事故频发,燃气安全形势严峻复杂。截至11月底,今年全国已发生燃气较大事故7起,比2020年、2019年同期上升幅度较大。特别是近期辽宁、河北等地连续发生燃气较大事故和典型事故,造成多人死伤,令人痛心,更促人警醒。
在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强调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形势下,一些地方的燃气事故为何仍呈多发势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近期的事故集中暴露出燃气安全领域多个方面的风险和问题,如燃气快速发展与安全不同步,部分燃气企业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监管任务与人员执法专业水平不匹配。此外,也包括“科技信息化手段滞后”。调查发现,很多城镇燃气事故的发生与未安装信息化燃气报警装置或出现故障,无法提前感知重大风险等有关。以湖北十堰“6·13”重大燃气爆炸事故为例,该起事故造成 26 人死亡,138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 5395.41万元。事后调查发现:涉事管道已严重腐蚀,而燃气公司日常维护不到位,同时还缺少必要的信息化监控手段……血的教训足够深刻,值得认真吸取。
问题是最好的“清醒剂”,也是进步的动力源。王勇在这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设燃气管网数字地图和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实时在线监控、提前预警、科学处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目前,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日新月异,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能量,推动社会前进和人类进步。积极拥抱现代科技,抓紧开展地下管网普查,摸清燃气管道基本信息和安全状况,明确标准、细化方案,绘制“数字地图”,对风险隐患做到心中有数,便于主动应对、精准施策。而建立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则是通过打造集在线监控、预警分析、智慧决策于一体的燃气输配管网,整合相关数据资源,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发生时间、方式、规模、潜在危害、变量因素等,预先作出系统评估和科学判断,变偶然为必然,化被动为主动,实现防患未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燃气使用规模不断增长,燃气风险隐患点多面广,光靠人力维护、监管,未免会力不从心。而借助现代科技可使燃气安全治理变得更聪明更智慧、更高效更可靠。建设燃气管网数字地图和风险监测预警平台,顺应时代的要求,既是以信息化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变“不可测风险”为“可防可控可治理”重要举措,势在必行,且时不我待。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层层压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促进“人防”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积极建设燃气管网数字地图和风险监测预警平台,为燃气安全治理插上智慧翅膀,人防技防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燃气本质安全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