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有效控制和扶持政策的加码,我国信用债发行呈现回暖迹象。
Wind最新统计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止,今年来,我国共发行8927只信用债,规模达7.46万亿元。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月份,市场取消和推迟发行的债券共308只1212.6亿元,较1月份的319只1555.3亿元,在取消和推迟发行额度上减少了22%。
对此,华创证券报告认为,今年以来信用债发行规模逐步增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同期信用债发行受疫情影响,基数偏低。二是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央行投放大量流动性呵护资金面,驱动债市情绪回暖,去年受信用债违约风波而积压的信用债供给在今年初有所释放。
具体来看,根据Wind最新数据,今年1至2月份我国分别发行3542只、3277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分别是2.92万亿元、2.72万亿元。3月份刚刚过去9天,就发行了2108只信用债,规模达1.82万亿元。
各行业债券融资情况分化较为明显。据相关机构测算,今年以来,建筑装饰、综合类、交通运输、房地产行业的债券发行规模同比明显增加,有色金属、建材、通信和采掘行业的发债规模同比则显著减少。其中,采掘行业的债券发行活动自去年11月永煤违约事件发生以来表现持续低迷,净融资额连续为负,同比跌幅依然较深,反映市场对煤炭债仍有规避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3月迎来年内的到期高峰。中金公司研究部固定收益团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3月和4月的信用债到期规模分别为1.09万亿元和0.91万亿元,此外,还分别有2400亿元和2300亿元信用债进入回售期。其中,3-4月合计来看,到期量和进入回售期规模均占全年的27%左右,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3-4月合计的到期量和回售量分别增长46%和74%。
业内专家表示,3月资金面整体有望保持平稳,如果债券出现大量滚动发行,其实就是债券先还后付的过程,对流动性总量不造成影响,在途资金对资金面的影响也较为短期。(记者 钟源)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