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屏蔽门是乘客出行的安全保障之一。在北京各大地铁站里,有一群人专门负责“保护”屏蔽门,杨阳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京港地铁高级车站屏蔽门维修督导,从业21年的杨阳堪称地铁屏蔽门的“专科医生”,任何异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和耳朵。今年春节期间,杨阳和同事们依然在地铁里值守,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守护乘客的安全出行。
“车门即将关闭,请您抓紧时间上下车……”在京港地铁16号线苏州桥站,伴随着“嘀嘀嘀”的提示音,地铁屏蔽门开始关闭。此时,站台上有位“乘客”并没有上车,而是专注地盯着屏蔽门,侧耳倾听着,他就是京港地铁16号线高级车站维修督导杨阳。
作为从业21年的“老专家”,屏蔽门有任何异动都逃不过杨阳的眼睛和耳朵:只要听到门开关时的异响,他就能判断出哪里出了问题;仅凭同事描述的状况,他便能准确判断出屏蔽门的故障位置并迅速进行处理。也正因为如此,杨阳被同事们称为屏蔽门“专科医生”。
80道滑动屏蔽门、16道应急门、66道固定门、4道端门……杨阳与同事们负责16号线中段8个地铁站,每日巡视已经开通的万泉河桥站、苏州桥站、万寿寺站、国家图书馆站、甘家口站,定期巡视暂缓开通的玉渊潭东门站、苏州街站、二里沟站。他们共计需要对262扇门体进行检修,一道门的详细检修需要检查28处,精准度要达到毫米。此外,还要负责对门机(车站)内设备及屏蔽门等相关设备进行检修。
杨阳的工作需要白夜交替倒班。白天他会带领几名技术员,每人携带15斤的工具包,在各地铁站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屏蔽门的状态。“开关门动作是否顺畅,有无抖动、缓慢的情况,有无异响等,这些都要认真检查。”杨阳说,如果哪个地铁站内有屏蔽门突发故障,工作人员也会联系他们及时检修。
到了夜间,杨阳和同事们则要根据检修计划,对屏蔽门及车站相关设备进行例行检修。每天午夜12点到凌晨4点是维护时间,断电后下到昏暗的轨行区,弯着身子检修屏蔽门与站台板的固定件,对杨阳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2020年,杨阳参与到16号线中段的开通筹备工作当中。按照规定,屏蔽门部分门缝测量需要精准到不大于5毫米的距离,为不影响操作的精准度,操作时不能戴太厚的手套。在冬天夜间零下六七摄氏度的工作环境中,杨阳和同事们的手经常会冻得发红发疼,但他们都坚持了下来。
2020年12月31日,16号线中段如期开通。刚下夜班的杨阳坐4号线头班车赶往万寿寺站,在国图站换乘到16号线之后,每一站都有乘客下车拍照,每一节车厢都有乘客在兴奋、热烈地谈论着16线中段的开通。这些让杨阳这个坚强的男子汉眼眶里充满了泪水:“半年多来日以继夜的忙碌和辛苦,此刻心里就只有一句话:一切都值了。”
多年“诊断”地铁屏蔽门的工作,让杨阳养成了分析屏蔽门声响的“兴趣”。他还会把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窍门,毫不吝啬地分享给同事,“我很热爱现在的工作,每次处理好问题都能给我很大的成就感。在这里我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我看到千千万万的乘客每一次安全、顺利地乘降,每个人都可以平安及时回家团圆时,我作为京港人感到十分骄傲。”杨阳说。(供图/京港地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