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昌平今年将建6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北京昌平 2024-06-18 12:10

近日,昌平区养老方面再传利好消息,霍营街道、回龙观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即将揭牌投用,曾经的养老照料中心正式升级改造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经过资源优势整合由个体单向服务转变为整体服务,形成区域联动优势,进一步方便老年人养老。

霍营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坐落于此前的养老照料中心旧址,目前升级改造已全部完成,进入试运营阶段。这里功能区丰富、设备设施齐全,老人娱乐、就餐、医疗都能够得到保障。

据霍营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执行院长陈萌表示,经过近几年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更多的老人是在家里养老,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缺口较大,中心升级后,工作重心已由养老照护向属地联合体的建设和居家服务转变。

“我们重新梳理了服务项目,汇集区域内街道、社区、医疗、养老驿站等各方优势,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满足助医、助洁、助浴、康复等多项需求。”

陈萌说,“以前照料中心、养老驿站都是单独的个体,没有形成优势互补,居家服务项目少,成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就是要把力量集中在一起,更好地服务老年人。”

针对居家老人年岁大、做饭不便等现实问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助餐服务,安排专人每日定点送餐上门,老人足不出户就可解决一日三餐难题。

“每天到饭点,都有专人准时送餐,餐食营养也很丰富,两荤一素,不硬也不咸,油也不大,很适合我们老年人吃。这种助老送餐服务,让我和老伴儿省心省力,感觉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幸福。”老人宋淑清说道。

目前,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养老助餐服务已实现区域全覆盖,区域内不仅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新建的社区餐厅还将对社区居民开放,菜品种类丰富、价格亲民,老年人和年轻人居家、就近就餐皆可满足。后续,多元化、高品质养老服务网络将不断扩充和完善,进一步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回龙观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社区餐厅、老年学堂等功能区全部焕然一新,可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中心升级改造后,将成为街道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统筹聚合街道内照料中心、养老驿站等优质的养老服务资源,打造“一刻钟为老服务圈”,为街道辖区内的老年群体提供“优质化、统一化”的集中养老与居家养老的综合服务。

“经过这次升级改造,我们照料中心逐渐转变为服务中心,与社区联动增加了很多功能区域,逐渐由长期托养的模式,转变为对外居家助老的模式,将会给区域老年人带来更多便利。”回龙观街道养老区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刘艳利说道。

‍据介绍,昌平区60岁及以上人口有33.4万人,占常住总人口14.9%,但是像回天地区和城南、城北街道等地,老龄化率都在20%左右,呈现出老龄化程度深、发展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应对任务重四个核心特点。

为此,今年昌平区将建设6家镇街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其中3家位于回天地区,预计2025年实现镇街全覆盖。前期,区民政局已组织召开部署会,对全年任务进行分解,指导相关点位开展改造升级和工程建设,预计6月底前建成3家,力争年底前圆满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北京高考志愿推荐小程序正式上线
北京考试报微信公众号 2024-06-27
填报志愿,哪些误区要及时“避坑”?一文读懂
中国教育报 2024-06-26
中沙文化合作奖:促进中沙文明交流,文化融合
新华社客户端 2024-06-25
漂洋过海的牛排,如何新鲜送达京津冀百姓餐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5
亓纪任海淀区人民法院代理院长,黄英任海淀区文旅局局长
海淀人大 2024-06-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