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花式”校园运动让孩子玩得好身体棒
光明日报 2024-06-03 20:50

户外走廊上有吊环,墙上能攀岩,柔道馆里两两对抗,荡桨池里配合默契……一所小学变身“体育乐园”,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校园的刻板印象。在这里,学生每天在校时间约10小时,各种体育活动超过3小时。

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小学,学生可以参与攀岩、滑雪、独轮车等约20项运动。教学楼前建了三个16米长的大滑梯,孩子们在里面“纵享丝滑”;空地上1400个轮胎堆得像小山,是撕名牌、玩游戏,肆意翻滚的好去处。

“每项运动都经过精心挑选,攀岩可以锻炼上肢力量,对脊柱侧弯有很好的恢复功能;赛艇能培养竞争精神和团队意识,而骑独轮车则能协调身体、提高认知、调节情绪。”校长侯明飞补充,全校2500名学生中,90%以上都会骑独轮车。

对体育的重视带来了“健康财富”。该校肥胖率低于3%,近视率仅为13.8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大部分孩子在运动后,不仅考试成绩没有下降,反而表现更出色。”侯明飞说。2023年年底,侯明飞入选第四届蔡崇信基金会以体树人校长计划,并获得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的点赞:“侯明飞校长打造了一所神奇的学校,让孩子们在运动中玩乐,解锁人生的无限可能。”

据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学生体质方面,有近五分之一的6至17岁青少年面临超重和肥胖。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的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约为2.8%,初中、高中阶段增长更快。

为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系列举措陆续出台,包括在中考中提高体育权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双减”政策,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同时,各地各学校积极构建科学、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希望通过“花式”运动项目让孩子们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在北京市昌平区,全区中小学聚焦校园足球普及推广,90%的学校都有足球队,全年开展区级、校级比赛4700多场,更多学生走上“绿茵场”;在密云区,集体跑步已成为中小学师生的必修课。

每天30分钟时长的大课间里,北京各中小学还创新开展特色体育活动,甚至推出舞狮、击剑、竹竿舞等运动项目。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介绍,除课间体育锻炼外,北京市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3至5节体育课,打造高质量体育课堂。同时,倡导家长帮助孩子制定并落实家庭体育锻炼计划,每天开展校外一小时体育锻炼。

数据显示,北京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2021年至2023年,中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提升超过6%。2023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率较2022年下降1%。

“武当武术,威震八方,气吞山河,举世无双!”走进武当山脚下的杨家畈中心小学,一阵阵气势恢宏的呐喊声从运动场上传来,孩子们刚劲有力、行云流水般的武术招式也映入眼帘。

在湖北武汉市,武术这一传统体育项目正逐渐走进更多中小学校园。

从不到6岁起在童梦幼儿园第一次接触洪门青龙拳,汉阳区钟家村小学一年级的邵绮瑄已坚持学习洪门青龙拳一年有余。升至小学后,邵绮瑄依然每周末清晨早早起床,和队友们一同锻炼。

“身体素质更好了,上小学以来没请过一次病假。”邵绮瑄的妈妈凌菲菲说,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能传递中国人的精气神。她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来增强学生体质。

在杨家畈中心小学,每天早上有2000名学生共同“习武”。校长周雪莹介绍,杨家畈中心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仅留守儿童就占了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习武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增强文化自信。”周雪莹说。

目前,湖北十堰市教育局已把武当武术教学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列为体育必修课程。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教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健康体能讲师张龙凤说,丰富的特色体育活动、传统的体育项目供给,可以撬动越来越多中小学生走上运动场、爱上体育锻炼,有效帮助孩子们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助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文/记者 王莹 喻珮 赵旭 张逸飞 刘艺淳 杜子璇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福州市试点每周增加一节体锻课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2024-02-19
北青快评 | 大学该如何强化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5
山东各地打造“阳光体育大课间” 让学生“撒欢儿”动起来
中国新闻网 2023-11-09
山东各地打造“阳光体育大课间” 让学生“撒欢儿”动起来
中国新闻网 2023-11-07
“大体育”让每个学生享受阳光运动
中国教育报 2023-04-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