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科学教育+馆校共建 这所乡村中学成全国示范校
广州日报 2024-05-22 09:34

广州南沙区大岗中学坐落在大岗镇的一处山坡上,这所乡村中学创立于1956年,坚持科学教育的历史已达30多年。如今,学校是广州市科普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比赛、人工智能等比赛获国家、省、市、区的200多个奖项。2022年,学校还成为中国科学技术馆“科学馆里的科学课”首批全国示范校、广东省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基地学校。大岗中学为何能在科学教育上长年坚持?“双减”下,学校又是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记者来到学校实地探访。

大岗中学的校园内处处都洋溢着科技感,学校里有生态标本馆、地震监测台、气象台、VR实验室……各类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设备应有尽有。“能够让学生在科学教育中享受快乐,是学校非常看重的事情。因为拥有比较多的科普资源,学校如今还是广州市科普基地,学校的很多场馆都是对外开放的。”负责大岗中学科学教育的老师冯君锡告诉记者,学校虽是一所乡村中学,但科技教育一直是学校的“名片”,并有着悠久的传统。

早在30多年前,大岗中学的一位生物老师就带领学生连续10年研究大岗镇的蝴蝶种群和数量。他指导学生制作各类蝴蝶标本,并依靠这些标本和研究成果,带领学生参加第一届中学生全国科技创新比赛,荣获一等奖。学校为何30多年如一日坚持开展科学教育?冯君锡表示,这首先是因为多任校领导都非常认可科学教育理念,其次是老师积极配合开展科学教育,而大部分学生又都喜欢各类科技活动。“当然,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联系科普单位,开展馆校共建。我们从2014年就对接广州市科协的青少年科技馆和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依托它们丰富的科普资源,我们会带学生定期去参观这些科技场馆,而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每年也会请他们的科普大篷车来学校1至2次,这都让同学们提升了科学素养。”

冯君锡介绍,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科技节,学校还有30多个社团,其中科技类社团达到10个,分别关注人工智能、生物、物理、化学等等,“近年来,学校来了很多科技‘大咖’,有多位院士前来演讲,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帮助很大。这其中不少是‘馆校共建’为我们提供的资源。”

大岗中学的高三学生罗世恒告诉记者,“双减”之后,大家课后的时间更多,学校又增加了很多新的科技教育活动,比如科技大篷车,前往参观科技馆、天文馆等等,“虽然读高三,我仍然对科学比较感兴趣,每个星期的社团科学活动仍会尽量参与。”罗世恒的兴趣是人工智能,他自学了 Python系统,还结合人工智能,做了一个模拟智能农业大棚。

记者了解到,自2001年至今年4月,广州共认定市科普基地225家。近两年,广州市科普基地开展各类科技教育活动服务中小学生超过400万人次,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探索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科普基地与学校共建,助推广州在“双减”工作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文/武威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北京市通州区启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建设工作
现代教育报 2024-04-13
以更多优质“云课件”助力乡村学校科学教育上台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5
北京广渠门中学成为北京互联网法院首家“青少年网络法治素养教育”基地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5
石景山科技馆联手中小学校 共享优质科普教育资源
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2023-11-10
本市41所学校入选智慧校园示范校
北京日报 2023-10-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