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图记 | 乌镇戏剧节的“四梁八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5 13:50

乌镇的戏剧梦刚刚做完了第十个年头,是乌镇选择了戏剧,还是戏剧选择了乌镇,或许已不重要,但一台“大戏”不仅仅有主角,常常被遗忘的“四梁八柱”,才是挺起这一最具潜力文化品牌的脊梁,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以最深情的方式写下了给小镇的戏剧情书。

乌镇一瞥。

乌镇,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杨金源(乌镇戏剧节技术总顾问)杨金源戏称自己第一次来乌镇,是戏剧节“负三届”时。 “2010年我跟赖(声川)老师来做场勘,乌镇大剧院的地基还没有挖……三年的准备期,乌镇最核心的工作便是对剧场空间的建设和改造,杨金源说,“每一个剧场都有它的属性,我们希望在保有乌镇特色的前提下,实现其剧场功能的重生。”

“乌镇,像是我的第二故乡。千年古镇、水乡造景、人文荟萃,全世界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氛围和样貌的演出空间。”

许红(乌镇景区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十届下来,许红和团队接触过的媒体不下五六百家,谈及与媒体的相处之道,许红称最重要的还是沟通。双方需要同频共振才能达到最好的传播。

“因为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安排协调采访细节,留给我们的看剧时间可能就只有深夜的那场。我们也曾经把这个时段称作‘午夜惊奇’板块。”

吴新华(乌镇景区酒店管理中心总监)长街宴是乌镇人古老的待客之道,也是每年戏剧节的最高潮。

长街宴,保留剧目永远是暖锅。当天下午四点多,望津里码头的空地上便冒起缕缕白烟,为长街宴准备的一百六十个火锅逐一点燃,升腾的热气氤氲着落山的夕阳。“我们总是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美食是乌镇的一张名片。”

钱建华(乌镇景区配套保障部木工泥工主管)从第一届乌镇戏剧节开始,钱师傅便参与悬挂乌镇戏剧节道旗,这是每年戏剧节的前奏。

每年钱师傅还会制作很多剧中所用的小道具,剧组提供图纸,合成时准时送到。

十届戏剧节,他就是以自己的匠人精神默默做着最基层的保障工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写给乌镇的戏剧情书|黄磊:我生命中最爱的一件事就是乌镇戏剧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9
图记 | 乌镇戏剧节的“四梁八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5
乌镇戏剧节:吟唱经典,叩问当下
梅生 2023-11-13
聚焦 | 乌镇戏剧节10周年系列艺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5
人物对话 | 十届乌镇戏剧节最大的变化就是“没有变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