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京剧、汉剧、眉户戏等轮番登场 线上戏曲文化节获1600万网友在线观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5 10:30

“百戏不与年俱老,传承永似少年时。”7月22日晚8点,“百戏倾城夜·2023抖音戏曲文化艺术节”在“DOU来唱好戏”等多个直播间同步开播。刘冰、齐爱云等20余位戏曲名家轮番登台,为网友们带来京剧、汉剧、黄梅戏等戏曲名段。花鼓戏贺玲 、陈尚(变脸·耍牙)、(眉户演员)闫国婷等活跃在抖音的传统文化主播们,也将各自的拿手好戏在直播间精彩呈现,让更多人看见戏曲、爱上戏曲。当晚,超1600万人在线观看了这场云端戏曲盛会。

 整台晚会以学戏少年进入百戏之城学习游历为主线,从少年人的视角带领观众赏千载戏、品曼妙曲、会戏中人。晚会上,来自北京京剧院、武汉汉剧院、河南豫剧院、上海沪剧院等院团的名家名角,以及多位抖音传统文化主播,围绕传承、匠心、焕新三个篇章带来了精彩表演。

名家名角荟聚 多剧种轮番登场

刘冰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第三代传人,也是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的亲传弟子。在晚会的“传承”篇中,他用京剧和豫剧相融合的方式新鲜演绎了戏迷们耳熟能详的《穆桂英挂帅》,将两种流派的精髓同时呈现。一曲唱罢,刘冰和守候在屏幕前的网友们进行了交流,他谈及“何为戏曲传承”——“记得口传心授,忆得以身作则”,他说,“很荣幸能传播戏曲艺术,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挂帅出征’”。

起源于西周的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具有唱腔饱满酣畅、语言节奏丰富、生活气息浓厚等特点。晚会上,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的齐爱云携弟子为网友们带来了美轮美奂的《天女散花》。表演之余,齐爱云还跟大家分享了戏曲道具长绸的使用方法及场景,并寄语年轻的戏曲演员,“艺无止境,戏曲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戏曲演员持之以恒的努力,用一生去追寻。”

主播们找到传承新舞台 传统绝活、稀有剧种亮相

“银灯结彩花成双,玉蟾移步过东墙”,伴着悦耳动听的曲调,稀有剧种眉户演员闫国婷在“匠心”篇中登场,为网友们带来了眉户戏《屠夫状元》中的经典选段。眉户是特色鲜明的地方戏曲剧种,广泛流传于我国陕、晋、甘、宁等地,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一小众戏曲形式的魅力,闫国婷将眉户搬进抖音直播间,她说,唯有“热爱、机会和坚持”,方能践行对稀有剧种的保护和传承。借助短视频和直播,闫国婷为眉户这一濒危戏曲找到了新舞台、新观众、新收入。不仅是稀有剧种眉户戏,据相关报道,近一年,道情戏、大平调、二夹弦、四平调、宛梆、大弦戏等稀有剧种在抖音直播观看次数均破百万,观众中不乏00后用户。像闫国婷一样的稀有剧种演员通过直播打赏获得了收入,让自己的热爱和家庭的收入都有了支撑。

通过在直播间表演耍牙等传统绝活,23岁的年轻小伙陈尚在抖音吸引了百万网友关注。当天的晚会中,陈尚不仅让直播间网友近距离感受到耍牙的灵动之美外,还将喷火、变脸等传统绝活精彩演绎。在陈尚看来,直播间突破了地域和人数限制,可以将不同的戏曲艺术形式更广泛传播。此外,杂技主播石磊&菲菲 以及川剧传承人-吴菁菁 也在“匠心”篇章中轮番登场,为网友们带来了丰富的绝活表演,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多元魅力。

除此之外,由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带来的花鼓戏《采茶调》、将评弹和昆区相融合的《相思赋予谁》、以及戏曲爱情故事联演《白蛇传》《天仙配》《刘海砍樵》……来自不同流派、不同戏种的演员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用精湛的舞台表演,将直播间氛围一路推向高潮。

传统现代交融 线上看大戏成新风尚

传统戏曲要想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既离不开其“守正”的一面,也需要不断创新。在晚会“焕新”篇中,京剧、越剧、沪剧等传统戏曲流派纷纷与说唱、流行音乐、动画形象等现代元素相交织,用与时俱进的方式将百年传承娓娓道来。

在原创歌曲《成双》中,喜欢说唱的音乐人阿茶A.Tea 与戏曲演员ROSE刘书含将传统京剧与流行说唱巧妙融合;沪剧演员丁叶波的《沪剧创新秀》则将哆啦A梦、神奇宝贝等经典动画形象用戏曲演绎;在戏歌《走卒》中,青衣吴昊用融合了京剧和流行音乐的唱腔,让人们听见了戏曲的更多可能;由温州越剧院3位青年演员带来的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则是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现代的表演形式,刷新了不少网友对戏曲的认识。

“血脉觉醒,弘扬国粹”“想起了小时候搭戏台子看戏的场景”“年纪越大越爱听”“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两个小时的直播已近尾声,聚集在直播间的网友们仍然意犹未尽,他们热情留言刷屏,表达着自己对传统戏曲的关注和喜爱。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普及,上抖音听戏曲成为新的潮流和风尚。《2022抖音戏曲直播数据报告》显示,抖音平台已有231种戏曲开通直播,过去一年开播超80万场。73.6%的已开播戏曲获得直播收入,不少濒危剧种通过直播再现活力。抖音直播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通过流量扶持、建立专业合作等方式助力传统文化主播,帮助他们找到新舞台、新收入和新观众。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戏曲与民乐碰撞 《戏韵国乐》原创音乐会在京上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0
越剧等地方戏走红直播间 全年16万场演出观众同比增5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2023,戏曲变成“流行曲”?
中国青年报 2023-12-09
报告称中国传统戏曲在“云端舞台”取得“新戏票”
中国新闻网 2023-11-14
青衣老生直播间“对台斗戏”连麦PK再现梅派经典唱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