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且读且思 | 阅读让自我启蒙成为可能
中国教师报 2024-04-05 09:45

说到阅读,许多人可能知道《夜航船》中“小僧伸伸脚”的典故: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可见,阅读不精,没真才实学,容易让人嘲笑。

几天前与一位师长闲聊,他惭愧地说:“我与几位本地的年轻企业家参加援疆活动,一有空闲他们就摸出一本书认真阅读,有专业书、文学书、哲学书,而我却没有带一本书。”这位师长感慨,在信息时代阅读之于每一个人依旧非常重要。于是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在人的一生中,自我塑造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让自我启蒙成为一件可能的事。

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我,成长在一个不太重视阅读的时代。父亲一心想让我考大学,认为课本以外的书都是闲书。越是这样,我对阅读越渴望。后来读高中、大学,我终于可以自由阅读。大学时,我任诗社主编,创办了学校文学社,还创作剧本与同学一起表演。我们在故事中长大,阅读的经历塑造着我们。

成为教师后,有一个女孩暗恋一个男孩,非常苦恼,她来问我怎么办。我没有把一箩筐的道理讲给她听,而是让她去读书,看看书里的少男少女遇到了怎样的爱情问题。比如《平凡的世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简·爱》《巨流河》等,了解古今中外不同处境的人如何对待爱情,学生自然就知道怎么处理自己的感情问题了。

阅读引导我们的感情,启蒙我们的梦想,指引我们的人生。尤其是高中生,没有谁会明确告诉他们将来一定会成为怎样的人,人生要追寻什么样的意义。但是,阅读以一种精神扎根的方式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与生活。中学生借助阅读可以看到自身的无限可能性,也能够经由阅读更加理解这个世界。

乔治·马丁在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中谈到,读书的人可以经历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我们所要度过的一生无论怎样丰富多彩,从某种层面上看都是比较单调的,而阅读恰恰可以丰富人生体验。好的小说,延长我们有限的生命。读得越多,体验越丰富,越有能力迎接生命中的种种困境。阅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除了感受到清晰的历史厚重感,我们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人民的艰辛……文学与艺术、历史相互印证,让我们跨越时空打磨自己人生的理性和韧度。

除此之外,阅读可以让人自主、反省地进入公共生活。阅读史铁生,从文字中感受他的忧虑和悲悯。他向阅读者输送着人性的关怀,给予无数身处绝境的人以精神食粮;阅读费孝通,让我第一次清透地理解了乡村与乡土,感受到了顿悟的快意。

在深入阅读一本书时,我们不是暂时进入文本的世界,而是在这个生成的阅读世界里,视野不断打破又不断形成,不断修正又不断扩充,不断更新又不断提升阶层。通过阅读,我们的精神世界树立起一个有力的支架,让我们站得直、站得稳、守得住。

有学生问我,要读什么样的书。我常告诉他们,要读经典的书,经过检验的书;要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有难度的阅读才能让你不断突破自我的局限,甚至有些书你读到一知半解都很好,来日方长啊。

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如果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因为精神的饥饿而发愤阅读,那么教育就一定是成功的。期待每一个学生都一如既往热爱阅读,并成为有书有爱有健康生活品质的人。

作者/赵洁,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荐书|在阅读庄子中重塑自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荐书|在阅读庄子中重塑自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2
读创班级 | 种好班级“阅读树”
中国教师报 2024-03-14
赏读|“新学猖狂”与启蒙的生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