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2023年11月健康危害风险提示
疾控U健康 2023-11-02 16:30

11月天渐凉,某些疾病到了高发季节。进博会迎五洲客,人员的流动增加。本月请重点防范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关注肺炎支原体感染,注意登革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流行性感冒

关注原因: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流涕等。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冬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国家流感中心公布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从九月份以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根据往年趋势,预计11月我区报告的流行性感冒病例数和聚集性发热事件数可能会增加。

重点场所: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办公室、商场等集体机构或人员密集的场所。

重点人群:幼托儿童、学生、老人或体质比较差的人群。

预  防  措  施

1、疫苗接种: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目前流感疫苗已上市,可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2、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保暖,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及时洗手;未洗手时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经常打扫居室,每天保证充足的开窗通风时间。

5、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人群密集或空气流通差的场所活动。

6、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应戴上口罩,及时就医,尽量居家休息。

7、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机构要做好开窗通风,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落实晨检和缺勤缺课登记,加强全日观察;发现聚集性疫情及时上报并采取规范的处置措施,流感样症状病人应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48小时后复工或复课。

手足口病

关注原因: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肠道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传播。5岁及以下儿童较易感染,儿童可感染不同型别的病毒而多次发病。每年5-7月、9-12月为我区手足口病流行高峰,也是聚集性手足口病事件的高发季节。2023年7-9月手足口病病例数和聚集性手足口病事件数较往年均有所增加。根据疫情特征,预计11月本区手足口病疫情数和聚集性事件数将维持在高水平。

重点场所:学校、幼托机构、社区。

重点人群: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

预  防  措  施

1、注意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呕吐物后均要洗手;儿童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

4、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拥抱等密切接触;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5、学校/幼托机构要定期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落实晨检和缺勤缺课登记,加强全日观察;发现聚集性疫情及时上报并处置。

6、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时,家长要及时带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将相关情况告知学校/幼托机构老师。儿童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方可返校。

水痘

关注原因:水痘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患者在出疹前1-2天到皮疹结痂干燥为止均有传染性,患者的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内均含有病毒,水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用品传播。每年10-12月为水痘流行高峰期及聚集性事件的高发季节,预计11月份集体机构水痘聚集性疫情开始增多。

重点场所:学校、托幼机构、补习班等。

重点人群:无水痘疫苗接种史以及水痘病人密切接触者。

预  防  措  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注意居室内外的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

3、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若观察到有发热、皮疹、疱疹等异常症状,请及时就诊。若孩子在校时出现上述异常,及时告诉学校保健老师,并听从隔离安排。

4、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机构要做好开窗通风,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落实晨检和缺勤缺课登记;发现水痘病例及时上报并采取规范的处置措施。

5、水痘疫苗自2018年8月1日起纳入上海市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为12月龄和4岁各接种一剂水痘疫苗。建议水痘免疫史空白或接种剂次不满2针的儿童按规定完成疫苗的接种或补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关注原因: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形态多样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近期舆情显示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新区监测结果显示目前肺炎支原体处于历史较高流行水平,但暂时还未成为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优势病原。

重点场所:学校、托幼机构、补习班等。

重点人群:儿童、青少年。

预  防  措  施

1、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防护自己。

2、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或上袖等遮挡,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

3、注意手卫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如果没有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

4、流行高发季节,注意室内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

5、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6、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登革热

关注原因: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通过蚊子(伊蚊)叮咬传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流行季节一般为每年的5-10月,高峰期为7-9月。目前美洲、非洲、亚洲和东南亚等区域受登革热影响严重,我国登革热疫情较往年整体呈现升高趋势,某些省份甚至发生本地登革热暴发或流行。11月份随着温度的下降,本区蚊虫密度下降,发生本土登革热疫情可能性较低;但某些省份登革热疫情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东南亚等国家的登革热疫情也较为严重,正值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之际,存在较高的境外和境内输入风险。

重点场所:家庭、社区。

重点人群:社区居民、外出旅行者。

预  防  措  施

1、家中安装纱门纱窗、尽量使用蚊帐,可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或家用杀虫剂杀蚊驱蚊。

2、及时清理家中花盆、水缸、废弃罐子的积水,水桶或垃圾桶应该盖上盖子,水培植物的水要定期更换,避免蚊虫孳生。

3、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为伊蚊活动高发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4、外出时,应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喷涂蚊虫驱避药物,同时避免在树阴、草丛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5、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清除杂草、积水,消灭蚊虫孽生地。

6、前往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地区旅行的游客,应增强防病意识,采取防蚊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7、出现发热伴皮疹和/或关节酸痛等症状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关注原因: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国内外流行优势毒株,其潜伏期缩短,多为 2-4 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我国自去年12月上旬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病毒海啸般来袭,短时内人群通过自然免疫建立了较为牢固的免疫屏障,但病毒并未消失,且还在流行,不过是低水平的流行,一旦人群免疫力下降至低水平,或病毒变异,疫情仍有可能发生。

预  防  措  施

1.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人尽早接种疫苗。

2.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继续做好“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无论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仍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3.进行自我症状监测。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先用抗原自测或核酸检测,明确是否感染。一旦感染,减少外出,相对独立房间居住,最好使用独立卫生间,如共用卫生间,使用后立即消毒。做好健康监测,每天早晚各1次体温测量。要减少与其他人面对面接触,与家庭其他人分餐。使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放进专用带盖垃圾桶。必要时对症用药,服药时按药品说明书服用,不盲目使用抗生素。

如果持续出现三天以上的发热并不降温,有气喘、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同时基础病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重的,建议应及时就医,并且联系社区医生。并且按照分级诊疗的方式及时转诊。就诊时注意首先尽量自我保护,不与外人接触,可通过交通工具,严重者救护车,最好自驾到医疗机构。

其他关注:

诺如病毒:气温如坐过山车,这个病毒一定别大意!

撰稿:业务办、急传科、免疫科

来源:疾控U健康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流感、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仍处于高发期 接种疫苗依然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南方日报 2024-04-12
疾控中心4月健康风险提示!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04-04
三月份疾病风险提示!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03-05
一定要关注7种风险!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提示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02-23
2024年春节健康提示
中国疾控中心 2024-02-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