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被北京舞蹈学院聘为教授 马拉霍夫想帮助年轻舞者走上国际舞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3 15:59

被誉为“世纪舞者”的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不仅是当代舞坛颇具标志性的人物之一,更是一位全能型艺术大师,他曾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最年轻的首席演员,并一手打造出德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柏林芭蕾舞团。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的名字也并不陌生。他曾于2013年和2019年两次到国家大剧院演出,并为辽宁芭蕾舞团量身打造了世界第25版《天鹅湖》。而今年,这位与中国保持紧密合作的“世纪舞者”将事业重心放在了中国。9月2日,马拉霍夫被北京舞蹈学院聘任为教授,首次开启在中国的全职任教生涯。

未来三年,马拉霍夫将在北京舞蹈学院开设大师课、选拔及培养拔尖人才组建“马拉霍夫班”,进行示范教学和身训指导,并且指导实践实习剧目排练并原创一部剧目,以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我以前许多一起合作的舞者都是中国人,他们经常说你应该去中国看看。”从舞者到艺术总监,再到大学教授,对马拉霍夫来说是个不断挑战的过程。在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时,马拉霍夫说选择到中国做大学教授,也意味着极大的挑战,“对我来说,中国意味着很大的发展前景。我以前因为自己的工作很忙碌,没有时间,现在我有时间来中国分享我的经验。”

适时离开舞台转做教师 帮助推广年轻舞者

2013年6月,作为艺术总监的马拉霍夫曾率领柏林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亮相国家大剧院,带来一台GALA和芭蕾舞剧《仙媛》。2019年4月,马拉霍夫携手八位世界知名舞团芭蕾明星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了《马拉霍夫和朋友们芭蕾精品荟萃》专场演出。这两次演出都留给马拉霍夫非常深刻的印象,“疫情之前,我来中国巡演,但每次都是很短暂,我还没来得及看这个地方,就离开了。但是演出本身让我很开心,观众让我很惊喜,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来中国工作,也许上帝听到了我的想法,现在给了我这个机会。”马拉霍夫透露,与北京舞蹈学院的合作始于一年多以前,“我们很早就开始讨论,因为有很多需要准备的内容,但很幸运,我现在来到了这里。”

18岁成为莫斯科古典芭蕾舞团最年轻的首席演员,24岁以首席舞者身份加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在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和美国芭蕾舞剧院长期任首席演员,34岁受聘成为柏林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兼首席舞者及编舞,46岁被任命为东京芭蕾舞团艺术总监,48岁出任欧洲舞蹈协会荣誉主席。纵观马拉霍夫的舞蹈生涯,从芭蕾文化厚重的俄罗斯,再到艺术氛围活跃的美国、欧洲,他一直致力于与各国世界级舞蹈大师合作,玛莎·葛兰姆、皮娜·鲍什等都曾为他编创过作品。与此同时,丰富的舞蹈经历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古典芭蕾的真谛、现代编舞的多样,以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他的作品中均被完美诠释,使他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全能型艺术大师。

虽然对表演非常热爱,但马拉霍夫还是选择在七年前选择停止跳大型古典芭蕾舞,“我最后一次跳是在47岁,对我来说已经够了,之后我就不再跳了,我希望大家能记住我在舞台上最美的样子,我跳跃和飞翔的样子能留在大家的脑海里就可以了。”对马拉霍夫来说,现在的他觉得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年轻一代舞者是更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开始做老师,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年轻舞者达到国际水平,尤其是对那些从学校毕业的孩子们来说,现在很多剧院和学校都关闭了,很难找工作,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跟很多舞团没有连接的原因,我希望自己能帮助他们建立这个连接,实现他们的价值。”

芭蕾并不像表面那样美丽 选择它就意味着必须严格和专注

谈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马拉霍夫毫不掩饰自己的严格。“我会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老师,这是我从我的老师和剧院的观众那里学到的,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的老师第一节课就是这么告诉我的,我当时甚至被他赶出去过。他看到我很有天赋,但你具备了能力和灵活性,不意味着你就不需要努力,而是更加需要专注,因为这是你的饭碗。”

在马拉霍夫眼里,作为一名舞者必须要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我的一些同事早早就停止了跳舞,就是这个原因。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很关注自己的身体,每场演出之前,我总是来得很早,提前热身,然后进入表演,一切都非常严格。”

有人说芭蕾舞很简单,因为它看起来非常优美,但只有芭蕾舞者才知道这背后的辛苦。“观众看到的一切都是最后的成品,但我在工作室摔倒了多少次,我有多少水泡和瘀伤,我哭了多少次,这些大家都没有看到。他们只是看到了最后的结果,因为芭蕾最后的呈现看起来总是如此美丽,令人惊叹。但在这背后,是非常艰难的。” 马拉霍夫认为,他除了要教给学生们芭蕾技巧之外,强大的心理承受力也是必须要上的一课,“这就是我需要给学生们解释的,在学校是一回事,但进入舞团是另一回事,一些人不会照顾到你的感受,如果你不够强壮,人们根本就不会在乎你,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像我一样拥有这个棱角。”

至于什么样的学生能够成为拔尖人才进入“马拉霍夫班”,马拉霍夫表示选拔的标准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我需要有一双发现不同的眼睛来寻找顶尖的舞者,这种感觉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但毫无疑问这都是和经验相关的。”

舞蹈之外,马拉霍夫是个十足的“吃货”,他不仅喜欢吃,更喜欢做饭,“我是一个很好的厨师,我烹饪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能量又回来了。这是一种在疫情期间放松的方法。因为疫情,很多工作都取消了,但人总要有希望,而不要让自己活在失望中。要明白这只是一个阶段,生命还在继续。你需要找到其他挑战来实现你的愿望,完成你需要做的事情。”

未来3年,马拉霍夫还将创作一部原创剧目,生活在中国或许能给他不同的灵感,“当我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城市时,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因为当它是新的,会激起你很多好奇心。我对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这里的一切都让我很好奇。”

摄影/牟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香港芭蕾舞团公布2024/25舞季演出计划 庆祝45周年团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时隔十三年 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携顶尖舞者将再登国家大剧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8
中外芭蕾名家齐聚 经典舞蹈片段轮番上演 第六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收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6
北京舞蹈学院少年舞团献上首秀 《啊,摇篮》展现舞蹈少年风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8
阔别十年,美国芭蕾舞剧院将再登国家大剧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