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石景山八宝山街道“三个一”服务法助力新冠疫苗接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31 16:18

3月30日,石景山八宝山街道60岁及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种人数超过10000人。街道专门为第10000名接种的老人送了一束鲜花。在永东北社区临时疫苗接种点,社区干部为黄奶奶送上鲜花,祝福她晚年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像花儿一样。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表示:“我感到非常惊喜,今天接种了新冠疫苗很开心,感谢工作人员在我接种疫苗过程中无微不至的照顾!”

为了地区老人的身体安康,八宝山街道以“三个一”服务法,发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爱老助老精神,用精准精细的服务跑出老人疫苗接种加速度,全力解锁推进接种提速密码,提升老人疫苗接种率。

一册一关注:打破信息壁垒,打造接种服务Vip名册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启动以来,八宝山街道根据石景山区统一部署,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及时调度、统筹协调。街道抽调各部室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充分运用处科级领导包片制度,14名处级领导和18名科级干部对接15个社区,通过包片、包点、包楼、包人的“四包”方式,督促、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摸排底数、组织实施等。

各部室积极召开促接推进会,制定促接排班表,科学安排部室人员到楼宇、校园等点位进行宣传,方便老人在接送孩子的碎片化时间了解信息,及时登记接种意愿、存在的困难等情况。

各社区通过电话沟通、敲门行动等定期梳理核对全人群,重点是60岁以上人群未接种人员台账,细化未接种原因,标注区外接种人员,摸清失能导致无法出门人员、患有基础性疾病不适宜接种人员、有顾虑不愿接种人员等情况,形成接种服务Vip名册,为后续再宣传、再动员和精准服务打牢基础。

一户一宣传:跨越数字鸿沟,传递疫苗接种正能量

为打破老人疫苗接种顾虑,尽快实现“应接尽接”,八宝山街道采取多载体、多人员、多点位“三多”法,实现宣传覆盖到每家每户,让说“苗”的声音传递到老人的心坎里。

2022年以来,利用街道、社区新媒体平台、社区微信楼门群等发布疫苗接种等相关政策及信息800余条,张贴宣传海报、展板等近400张,发放宣传册近5000份,社区电子屏全天候持续播放疫苗接种的相关提示,并通过小喇叭等方式广泛营造积极接种疫苗的浓厚氛围。

同时,街道利用“双报到”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契机和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平台人力资源优势,成立促接队,由社区干部带队,队员由街道干部、老街坊、医生、商会人员、报到党员等组成,以一名社区干部和其他人员的“1+1”方式进行入户宣传,发挥社区干部和居民的“熟人优势”,打破与老人的交流距离感。

为方便辖区居民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和接种点位信息,街道把新冠疫苗接种咨询服务“搬”到花鸟鱼市场、沁山水物美超市和永辉超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机关干部、社区干部们“一对一”为老人解答疑惑。

一人一陪同:解决距离难题,提供“专属定制”服务

为更好地提升居民接种疫苗的便捷性,尤其是方便老旧小区的老人就近接种,八宝山街道各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陆续在社区活动室设立了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把“苗”送到居民家门口,方便又贴心。对于行动不便或没有家人陪同的老人,社区专门开通了绿色通道。

四季园社区94岁的老党员江爷爷家人不在身边,社区工作人员在收到报名消息后,立即推着轮椅来到老人家里,陪护老人来到社区接种点,帮助登记信息、优先安排接种……由于老人有一些耳背,社区工作人员就把医生的话写成文字给老人看,帮助老人和医生沟通。接种后,江爷爷高兴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感谢社区工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我终于打上疫苗了!”

对于有接送需求的老人,街道还专门派专车接送、专人陪同,“让干部多跑腿,让居民少跑路”。瑞达社区两位老人接种完疫苗留观结束后,由于家人因事未及时赶到,社区书记张艳平和社区工作人员把两位老人送回了家,一路上细心搀扶,不断提醒老人回家要多喝水,两位老人感谢不已,不住地说,“谢谢你们,真的是太贴心了”。

八宝山街道用如春风般温暖的关爱关心打开老人的心门,把疫苗接种服务送到老人身边,守护最美夕阳红。接下来,八宝山街道将继续为老人接种提供灵活方便、人性化的接种服务,用“苗”发力,筑牢地区免疫屏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 通讯员 侯宇宣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居民供热遇难题 八宝山街道中铁建社区积极协调暖民心
石景山八宝山街道 2023-11-21
石景山八宝山街道全力以赴做好极端降雨应对工作
石景山八宝山街道 2023-08-04
“人防+技防” 石景山八宝山街道筑牢社区防疫安全堡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8
服务向前一步 石景山八宝山街道送“苗”上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14
多措并举 石景山八宝山街道全力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