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 | 取消预售、AI加持、短剧带货…今年电商618促销玩出新花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11:21
更多资讯 关注半两财经

5月31日晚8点,今年京东618正式开售。此前5月20日晚,天猫618就已经开始促销。此外,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都推出了618活动。不少消费者感慨“618活动越来越早,都快成518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继去年京东取消预售后,今年天猫等平台也宣布取消预售,直接现货开售,不少消费者给予好评。今年,AI促销、短剧直播、总裁数字人等新玩法也纷纷登场,618玩出新花样。不过,不少消费者也表示,遇到了“先涨价后降价”、价保遇到问题、抢到特价商品商家取消订单等问题,618大促依然存在诸多“套路”。

今年618各大电商平台怎么玩?

北青报记者看到,今年618活动各大电商纷纷从5月就开启了促销。“低价”“简单”“直接”是电商们在今年“618”大促的核心,宣称对消费者、商家都采用简单的参与方式。以天猫为例,今年“618”就打出了“史上最简单”的口号,除了取消预售外,还将升级价格保障,让消费者“简单买、放心买”。同时还将推出多个升级购物体验举措,如活动商品包邮、提供运费险等。综合来看,今年618,各大平台依然延用低价思路,通过折扣、满减等手段促进成交量,有的还推出了专门的晚会。

今年天猫618活动从5月20号开始,持续到6月20号,推出跨店满减和官方立减玩法,跨店每满300减50 或官方立减15%左右,同时支持跨店铺类型的商品合并付款使用,即天猫和淘宝可以一起凑满减。另外还有超级红包、前N、消费券、店铺券和裂变券等玩法。

京东“618”将于5月31日晚8点全面开启。据悉,今年京东将同步推出百亿补贴日活动。在6月2日、6月3日和6月8日,将推出一系列主题活动,包括9.9包邮日、超级直播日、US会员日等。消费者每天还能领20元额外补贴。同时,今年京东618还将重磅推出“2元包邮日”,携手湖南卫视联合打造“京东618开心夜活动”。

5月19日,拼多多也正式开启了今年的618大促,跨店每满200减30,并额外为每位消费者发放618元的补贴券包,百亿补贴、秒杀等频道也同时上线新玩法。大促期间,拼多多百亿补贴将继续加大对生鲜、手机、数码、家电、美妆、食品、母婴、服饰、文具、家居等全品类的补贴力度,并推出百亿加倍补、百亿特卖、单件折扣直降、买就返等新玩法,消费者买得越多省得越多,单日最高可获得720元优惠券。

“抖音商城618好物节”于5月24日0点正式上线,平台推出官方立减15%、一件直降等系列优惠活动。活动期间,抖音电商继续发力货架电商,上线单品超值购、商城频道主题日、搜索彩蛋等玩法。据悉,平台将通过短视频、直播、商城、搜索等多个购物场景呈现丰富的商品,涵盖服饰、食品生鲜、美妆日化、运动户外、数码家电、亲子教育等类别。

快手在618大促期间,平台将提供跨店“每满300减60”、“会场最高领1888元红包”、大牌大补加倍补、直播间消费金、退货补运费、分期免息等大促优惠和新玩法。

亚马逊海外购还特别推出了618集章环游好物手册,官方发布此次618大促,将带来逾55万国际品牌、35大热门品类,覆盖健康、美妆、服饰鞋靴、家居、电子、户外等多个热门海淘品类的单品。全场3折起,下单可享超值减免。此外,下单商品由跨境直邮及保税仓直发货,最快仅需两日即可到手。

今年618与往年有何不同?

相较于往年,今年的618开启时间更加提前,各大电商玩家纷纷抢占先机。5月17日,唯品会率先起跑,宣布晚8点开启618年中特卖节;天猫618在5月20日晚也正式开启今年的活动;京东宣布,2024年618将于5月31日晚8点正式启动。此外,抖音、小红书等618大促也将在5月下旬陆续启动。

对此,消费者评价不一。“不用抢购了,一直都在优惠,方便消费者”“没有618的感觉了,持续一个月”“越来越早了,不如叫518,以后会不会4月就开始了?”

此外,今年的618天猫、天猫等平台宣布取消了预售模式。去年双11,京东已经取消了预售模式,直接现货开卖,今年各大平台纷纷跟进,大促回归本质,“优惠更多、套路更少”。

刘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取消预售后,自己终于不用再像往年那样急用的东西买不到,必须等正式开售后才能下单了。”消费者王先生也表示,“取消预售缩短了购物流程和时长,对自己来说省事了许多。”

在此之前,大促的预售模式已有数年时间,预售机制最初是为了帮助商家提前安排库存、减轻物流压力而设计的。从消费者首先看到折扣预告、将商品加入购物车、支付定金、再到支付尾款,整个预售过程前后总时长有时长达15天、30天,甚至出现了长达90天的预售期。这样的消费流程变得繁琐,让消费者感到疲惫。“开售付定金,付完定金还得付尾款,付完尾款还得考虑跨店满减,本想趁着活动买便宜点,算来算去还不如在直播间买现货”,张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近两年,传统电商大促的预售模式经常被消费者吐槽。从近年大促的情况来看,预售机制对消费者、商家的体验都不太好。

与往年618不同的还有,今年AI技术也加入了618大促“大军”。以阿里为例,在消费者端,AI导购能够根据消费者的购物历史和偏好,推荐合适的商品;虚拟客服全天候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解决购物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个性化推荐则能让消费者在海量的商品中快速找到心仪之选。另外在京东618期间,众多品牌总裁及“总裁AI数字人”也将以直播形式为消费者送福利。依托于京东云言犀自研技术,将有18位品牌总裁AI数字人作为“京东618福利官”现身京东直播间,带来真5折真低价。

除此之外,随着网络短剧的火爆出圈,今年618直播行业还加入了“短剧带货”的形式,首个“直播+短剧”玩法受到关注。在蜜蜂惊喜社的“蜂狂618”大促中,直播间进一步探索出内容新赛道,借势当下最受年轻人喜爱的短剧形式,将直播专场的售卖机制与剧情相结合,给直播间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此外,今年618期间,头部主播不再爆火。比如,根据4月达人带货榜单,头部主播疯狂小杨哥在连续两个月未能进入前二十之后,本月再次无缘前二十的排名。与此同时,之前连续三个月稳居抖音带货榜前三的董宇辉,本月排名下降至第九。多位达人主播今年来都有淡出直播间的迹象。主播行业“去头部化”已经成为共识。自去年开始,平台和商家减少了对达人主播的依赖。公开资料显示,店播已经成为淘宝直播的第二增长曲线。今年618前4小时,67个店铺直播间成交破千万。

投诉不断,618仍有大量问题亟待规范

北青报记者看到,今年618,消费者的投诉量陡然增加,其核心依然是关于先涨价后降价、第三方商家服务、价格保护服务等。

“购物车里的商品已经开始纷纷涨价了,看看618优惠后的价格会不会比我加入时候的低啊?”一位消费者表示,“我已经参加了好多次618、双11了,现在不会轻信大促的价格是全年最低了,先涨价后降价是商家和平台的惯用手法,比如一瓶乳液由238元涨到了416元。我会比价,其实有时候活动价并不一定比平时的低。”

檬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最近准备入手一个爬爬垫,5月20号在618活动期间下单了,同时用了消费券,结果发现,满减红包各种操作下来居然比平时贵,平时卖49的硬生生被我58.05拿下来,去找客服投诉,得到的话大概意思就是,谁叫你便宜的时候不下单,问题是他们也没告诉我618比平时贵啊。”

虽然现在平台宣称优惠方法“更简单”了,但是,依然存在满减、红包、优惠券等各种玩法。北青报记者看到,不少网友对某平台的“直播笔笔返红包”活动表示不满,此项活动简言之,就是“购买A商品,赠送红包一个,可用于B、C等商品的购买;如果A商品退货,需要退还红包,如果红包已经用于B或C商品,平台就直接从A商品的退款金额中扣除红包数,假设红包10元,A货款为100元,如红包已使用于B,A退货退款仅90元。”看似合理,实则暗藏玄机。据网友说,很少有人会认真解读这繁琐的使用规则,且使用规则和红包领取不在同一界面,消费者须自行打开使用规则才能查阅,如果平台没有强制要求阅读规则才能领取红包,10人中只怕有9.5人不会主动点击“使用规则”那个小三角形。等到消费者发现不合理扣费,到红包过期,只能自认倒霉。因不知情被“坑”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关于价格保护的投诉也不在少数。“5.20当天晚上,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时使用了苹果980-100的购物券、消费券,实付金额为2114.94元;却发现该商品可以叠加使用礼金,但是提交价保客服一直说无法价保,因为我已经把980-100的券用掉了,核算没有差价,券的有效期是到5.28,今天下单明明可以使用,客服故意推诿。”一位消费者表示。

此外,还有用户表示,第三方商家会违背消费者意愿,私自取消订单。有消费者说:“自己在平台购买了两份香薰蜡烛,由于参与了百亿补贴活动,价格比较优惠,而后商家告知我无货不能发出,我进入原链接发现是涨价后继续售卖,合理怀疑卖家不愿意按活动价成交,经协商,卖家说可以发货,但需要等待,截止5月27日,我已等待10日,与卖家协商发货时,卖家各种借口不发货,我质疑卖家无货的说法,因为我下单后,原链接卖家涨价销售多日后才下架,卖家欺诈消费者。”

专家建议,618大促虽实惠,但广大消费者还是要理性消费。618期间会有各个商家推出各类促销活动,但也有部分不法商家会故意先抬高原价再进行打折,造成打折优惠幅度大的假象,或者是通过设置复杂的促销手段,误导消费者。所以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购商品,不要被商家的所谓打折优惠迷惑,盲目贪图便宜而去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要理性选择商品。另外,消费者面对超低价,需要仔细确认商品保质期限,谨防商家借促销之际清理库存。

此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表示,在618期间,将继续采用投诉点评、消费调查、消费体验、比较试验等方法、手段,持续关注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针对电商平台的不公平格式条款等侵权行为,采取但不限于公益诉讼等方式,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实习生/朱银花 朱丽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618电商进入“低价”厮杀,商家仍期待高增长
​第一财经 2024-05-31
618直播带货降温?大主播“悄悄”离场 MCN机构谋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5-29
“618”取消预售,买东西得靠抢吗?
中新经纬 2024-05-20
砍掉预售,618套路变少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5-16
主流电商平台“618”取消预售制
广州日报 2024-05-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