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父母遗弃亲生子女 上海闵行检察院“童心未闵”团队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中国青年报 2024-05-25 23:22

记者近日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闵行检察院)了解到,近年来,闵行检察院“童心未闵”团队与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监护侵害犯罪,已办理了7件遗弃亲生子女在医院的案件,并依托民政部门解决监护困境,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检察官根据认罪悔罪态度及是否愿意继续履行监护义务,落实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目前已提起公诉5件,建议法院对2件判处缓刑,对1件情节较轻的作出相对不诉决定,同时探索实行监护监督制度,科学评估监护权的适格性,帮助4名弃儿回到原生家庭生活,对3名情节恶劣拒不履行的失职母亲,支持起诉撤销监护权,法院判决指定福利机构落实监护职责。

在7名长期留置医院的弃儿中,有3名儿童的母亲吸毒、贩毒,且孩子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梅毒等疾病,佳佳是其中一个。

蒋某未婚生育产下佳佳后,将其遗弃在医院,佳佳从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就从未享受过亲情,蒋某经强制戒毒后也未能彻底改变恶习,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固定的住所,到案后亦拒绝接回佳佳。针对上述情形,检察机关将蒋某起诉至法院,最终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

经第三方监护权调查评估,佳佳的母亲蒋某被认定为不具备监护能力和监护意愿,在无其他直系亲属能够抚养佳佳的情况下,根据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检察机关通过民事支持起诉推动闵行区人民法院撤销蒋某的监护资格,指定某儿童福利院担任佳佳的监护人,佳佳终于有了一个安全的“家”,开启新的生活。

一些父母虽然家庭结构完整、身体健康,却不愿承担抚养病孩的经济支出,狠心将孩子遗弃在医院,企图逃避自己的抚养义务。女孩可可的父亲徐某发现可可患有先天性肠梗阻等疾病后,将其送至医院医治,因不愿再继续承担医药费将其遗弃在医院,即便获悉可可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已痊愈、多次接到医院出院通知后,徐某还是以各种理由推脱。

案发后,在公安民警和检察官的教育训诫下,徐某最终来到医院,为了督促徐某提高责任意识,履行监护职责,在追究刑事责任之外,检察官向徐某制发了《督促监护令》并委托家庭教育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防止可可回归家庭后再次遭遇监护缺失。

男孩天天一出生就患有脑瘫,沉重的现实让绝望的父母一走就是10年。10岁的天天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生活无法自理当看到躺在床上无法自理的儿子,母亲邓某对自己当年的遗弃行为羞愧后悔不已,表示愿意尽快接天天回家。但检察官也看到了邓某眼中的彷徨与无助,担心这对曾经狠心的父母能否照顾好病残的天天。

为了确保天天回家后,能得到妥善照料,检察官依托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委托第三方社工对邓某夫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监护资格考察,从行为禁止、生活照料、心理护理、安全防范、权益保护五方面督促天天的父母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天天父母从开始的抗拒、担心,逐渐有了对孩子的接纳和关心。奇迹发生了,这个不会说话、不会坐、不会走,听力和视力有障碍的孩子,接回家后20天就能独立坐半小时;60天后就会喊爸爸妈妈;80天后就能被搀扶着站起来。

困境儿童的成长发展一直是检察官心中的牵挂。“童心未闵”团队的检察官联合社工对7名孩子定期开展跟踪回访,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和情感需求,确保孩子们幸福成长:针对孩子们长期滞留医院导致的心理发育迟滞等问题,委托心理咨询师进行评估,依托未成年人保护站社区资源指导父母与孩子共同参加亲子活动,帮助孩子克服情感障碍,塑造健康人格,针对有日常康复与护理需求的病残儿童,链接相关资源,提供就医绿色通道。

文/程慧 殷榕榕 记者 魏其濛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先被亲生父母遗弃 后又被养父母“抛弃” 谁来做她的监护人?
成都商报 2024-05-28
浙江永嘉检察堵漏补短助孩子健康成长
法治日报 2023-12-17
上海普陀区检察院蒲公英未检团队不断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路径:他们盯紧“问题家长”
解放日报 2023-08-29
福建泉州石狮市人民检察院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央广网 2023-03-24
福建夫妇贩卖4名亲生子女,专家:同样构成拐卖儿童罪
中国妇女报 2022-07-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