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国产新能源车并非简单的“内卷外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4 16:28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成为2023年工作回顾的亮点之一。很多分析人士也将国产新能源车定位为“内卷外强”。

表面看,内卷是真,外强也不虚。就前者看,据新华网统计,2023年,自主品牌共推出94款新能源新车,是合资品牌的13倍,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总量里自主品牌占比达80.6%。此外,新能源汽车品牌在自主品牌的销量占比达到49.9%,这意味着每售出两辆自主品牌汽车,其中就有一辆新能源车。此外,在乘联会公布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排名TOP10榜单中,仅特斯拉一家外资品牌,其余9家全部为自主品牌,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埃安分别位列前三名。

新能源车品牌具备了扎堆效应。扎堆争抢单一市场,会产生群狼和丛林效应,内卷不可避免。内卷情势下,品牌竞争更为激烈,甚至演化为无序竞争,影响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良性健康发展。此外,供给侧乱象也会给消费端带来困扰,消费者在车企内卷和品牌恶性竞争中获得享受到竞价带来的低价红利,但也面临着内卷和恶性竞争导致的车企生存艰难乃至退市风险。

譬如,消费者购买的新能源车还在三包之内,车企已经退市,造成了售后服务的难题。全国 12315 平台显示,接受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量也在逐年攀升,从 2019 年的 1.8 万件增至 2023 年的 13.5 万件,增长了 6.5 倍。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车出现质量问题且商家拒绝履行 “ 三包 ” 义务、商家不按合同约定时间交付商品、商家拒绝履行保价协议等方面。

当然,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内卷,也逼出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可持续的消费链,也催化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外强。一方面,从电池到装配再到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拥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且不说比亚迪这样的头部企业,一些造车新势力也成长起来,在全球市场逐步站稳脚跟。即使是特斯拉这样的美国汽车品牌,也扎根中国,依靠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产供链形成全球竞争力。

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售价远高于国内市场。这和传统油车形成了鲜明对比,进口车在生产国价格便宜,在中国则卖出高价。从油车到新能源车内外价格的反转,也凸显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尽管国产新能源车产销量在全球占比超过60%,但盈利水平还相对较低。2023年,比亚迪冲入全球汽车销量前十,位居第九,但和排在第一的丰田相比,还有近700万辆的差距。除了销量差距,平均盈利水平也不及丰田。因此,要赶上“吃老本”的传统强势品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车企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持久的攻坚克难。简言之,国产新能源车要实现真正的外强,既要保持全球市场攻城略地的进取精神,也要来自国内市场,变内卷恶斗为强化内功。

好消息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也在提升。对年轻消费者而言,国产新能源车开始迈入国内消费者认可的豪车阵营。更重要的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意识到内卷恶斗的负面影响,开始步入良性竞争新阶段,如车企和科技企业的强强联合,车企之间合作生产面对特定消费群体的新能源汽车,利用新技术提升智能驾驶体验,等等。

复杂的市场大系统不可能消除内卷,但转化为良性竞争却是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共识。更重要的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和新技术结合也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外强的重要因素。可预料的是,通过更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在全球车市拥有更强竞争力。

文/宇文

图源/视觉中国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中国“新三样”卷出全球竞争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6
动辄对标迈巴赫、库里南,国产新能源车反向价格战谁会买单?
中新经纬 2023-12-28
竞争激烈,新能源车再现降价趋势
解放日报 2023-08-15
北青快评 | 新能源汽车半年考优秀仍需补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3
北青快评 | 新能源车淘汰赛须有完善的售后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