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用典型案例树牢养老服务的“法治风向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1 16:23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8亿,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规范和引导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助力老年人放心养老、安心养老,2月2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养老服务民事纠纷典型案例。(2月21日《人民法院报》)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但与此同时,因服务质量不佳引发的各种纠纷也逐渐上升。如何确保老年人合法权益,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已成为亟待有解的重要课题。如此语境下,最高法发布涉养老民事纠纷典型案例,既亮明了司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坚强决心,又为养老机构释放了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的强烈警示信号,有助于用典型案例树牢养老服务的“法治风向标”,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共6个,内容十分丰富。从备受关注的老年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到安全保障义务纠纷,从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纠纷到养老机构频繁变更服务地点的合同解除纠纷,再到实质化解养老服务合同纠纷,涵盖了养老服务业民事纠纷的基本类型,不仅对老年人依法维权具有风向标的示范作用,也为养老机构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参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与时俱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确保老年群体安心度过晚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答题。虽然我国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为养老服务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但由于服务跟不上市场需求,一些养老机构存在只顾盈利而忽视服务的倾向,致使现实中养老机构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用司法典型案例的警示倒逼养老机构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也就变得不可或缺。

用鲜活的司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养老机构守住底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是因为,司法典型案例就像一面镜子和一把尺子,能让法治意识淡薄的养老机构有了对照检查自身行为的具体参照物,从而在司法典型案例所形成的“法治风向标”指引下,主动把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作为行动自觉。

更重要的是,司法典型案例的警示引领,能够通俗易懂让公众认识到养老机构忽视服务质量的违法性,推动全社会形成依法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共识,从而在更高层次上遏制养老机构不专注服务而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司法典型案例通过对养老机构侵权行为的认定、法律规则适用作出具体阐述,不仅能为今后办理此类案件提供可操作的裁判指引,也能通过以案释法的警示教育,引领养老机构树牢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升服务质量的经营理念。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回应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新期待,离不开司法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司法机关应常态发布典型案例,让养老机构在典型案例“法治风向标”的指引下,切实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文/张智全

图源/视觉中国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侵权案是个“法治风向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4
三兄弟尽心扶养无血缘关系孤寡老人获相应遗产 最高法:充分肯定善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1
适老化改造要更用心用力
法治日报 2024-02-23
适老化改造不力“伤老”被判担责警示了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1
最高法发布六例涉养老服务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央视新闻 2024-02-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