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天天副刊”年终答卷|龙仁青:丰润你我的内心,期待更美的日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7 17:00

编者按:过去一年,您过得好吗?

这是继2021、2022之后,《天天副刊》连续第三年推出自己的年终问卷。

2023,这个世界动荡不安,多地的黎民至今仍在炮火下挣扎求生。岁末年初,我们当如何保持内在的宁静与定力?在回顾、总结、道别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展望、求索、启程?

《天天副刊》期待,以这九个简单的问题和若干诚恳的回答,共同记录这个时代行进的步履,还有你我内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答卷人:龙仁青 汉藏双语作家、翻译家,青海省自然文学协会会长。出版《咖啡与酸奶》《孔雀翎上的雪峰》等作品20余部,曾获冰心散文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奖项。

1、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记录2023年,您会选择哪三个?为什么?

龙仁青:这么一问,忽然感觉2023年是难以总结、难以定义的一年。说它与之前的流年一样平淡无奇,它又是我们所经历的年份中最为特殊的一年——我们走出新冠疫情带来的恐惧和不安,一切开始慢慢恢复正常,好似一个人忽然从梦魇中醒来,睁开眼睛的一刻,一缕阳光温暖地照进屋里,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一样。所以,我想到的第一个词儿,是诡异——2023恍然过去,在我心里却留下了些微的恍惚。但是,疫情之前人们心里的那份安心随着疫情的结束又回来了,所以,2023也是重振信心,重新开始的一年。我想到的第二个词儿,是出发。第三个词儿,我觉得应该是更好吧,希望我们有一个比2023年好的2024年。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写下了这句话。

2、在这一年,您闯过的最大难关是什么?您的内心在保持“战略定力”方面有什么心得愿意分享?

龙仁青:无

3、2023年,有没有一段亲身经历,曾带给您温暖和感动,让您很难忘、很受鼓舞?

龙仁青:还是要说疫情尚未结束的时候。有一天,藏族邻居来敲门,送来他好不容易从老家带回来的一只土烧焜锅馍馍。我开了门,他戴着口罩。站在门口大致说了一下这只馍馍从他的老家到他手里的曲折经历,便把馍馍塞进我手里,转身走了。还有一次,也是有人敲门,打开门时,人已经不在,一包蔬菜放在了门口,让我至今不知道这位好人是哪一位邻居。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当遇到共同的困难,人们的心反而会凝聚起来。共克时艰,这是一个有依据的词儿。

4、2023年,哪一种“全新事物”进入了您的生活?给您带来什么变化?

龙仁青:无

5、这一年,会有一些作品(无论是书、影视剧、综艺、展览,还是短视频、网课……)给您留下较深印象,您会选哪一个分享给大家?理由是什么?

龙仁青:认认真真地读了一本书,刚开始阅读就被深深吸引,以至于一边阅读,一边在手机上写读书笔记,读完了,把笔记导到电脑上,居然有近3万字。这本书,就是《林间最后的小孩》,作者是美国的理查德·洛夫。这本书说的是孩子们正在一点点地远离自然,转而沉湎于人造环境和对高科技工具的依赖,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孩子们正在患上“自然缺失症”。这是一种难以治愈的顽症,伤害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作者理查德·洛夫近乎焦虑地呼吁孩子们走进自然,并针对社会、城市、学校、家庭等,提出了一些可能有益于治疗这一病症的方法。

读这本书,让我惊心动魄,但我想到的除了我们的孩子,更多的却是我们自己。虽然在这本书中“自然缺失症”的指向是孩子,但从书中提及的症状去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患上了这种病。由此也想到了我们作家的“深扎”——我们对基层生活和人民的“深扎”越来越浮光掠影、轻浅微弱,以至于官方将此作为一项要求提出,督促我们履行并完成。但毕竟,我们自己就生活在世俗的烟火中,我们及我们的亲友本身就是普通的人民,所以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始终是“深扎”着的;所以,相对于生活和人民,我们更需要深扎的,可能是自然与山水。

6、这一年您个人完成的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

龙仁青:大概有四五年的时间,我一直没有写小说,其间,零打碎敲,写了一些散文随笔的东西。这也引起一些朋友的关注,他们甚至直言不讳,认为我这样做是一种堕落。2023年,我开始尝试恢复小说写作,完成的四个中短篇还都有些反响。其中,发表在《上海文学》的短篇《一匹叫名扬天下的马》入选《小说月报》大字版,发表在《西湖》的短篇《白马驮湖》入选《小说选刊》。两个中篇也分别在《广州文艺》和《中国校园文学》头题发表。写小说的自信逐渐恢复,这事儿想起来心里就会舒畅许多。

7、有得有失,人生才真实、圆满。2023年,你哪一项“失去”最是刻骨铭心?

龙仁青:2023年,我失去了一位挚友,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我们从少年时期开始交往,近40年来从未间断。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持续在海拔4000以上的高地拍摄电影的导演。他的电影作品在国际国内屡获大奖,他的藏语本土电影,也正在走向一个更高的高度。他的去世,是中国电影的巨大损失。不幸发生的十几天前,我们还在探讨一部即将合作的电影,我至今不能面对这样的事实,电话和微信里依然留着他的名字。

8、年头岁尾,如果有一番话一直想说给某个人却始终未曾说出口,它是什么?对谁?

龙仁青:还真有,但依然不想说出口。也不想告诉人们他是谁。

9、“我们的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2024年,您个人在“过上更好的日子”方面,无论精神、身体还是物质,有哪三条优先的小目标、flag?

龙仁青:想着,在自己还能阅读,还能写作的时候,认真对待阅读和写作这两件事儿。因为这两件事儿关系到内心精神的丰润,有了丰润的精神,也就是过上了好日子。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天天副刊”年终答卷|@扑通呀:珍惜当下,真诚面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天天副刊”年终答卷|@扑通呀:珍惜当下,真诚面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天天副刊”年终答卷|@贾斯博Jasper:时而苦,时而乐,才是真实的乐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天天副刊”年终答卷|萧振鸣:做平凡人,想开心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天天副刊”年终答卷|陈长芬:自由自在任游走 山河无恙我逍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