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工作群绑住了多少人
北京日报 2023-12-26 10:45

前段时间,一女子离职后一口气退出600多个工作群的消息登上热搜。虽然此案例有与工作属性相关的特殊性,但这群那群数量如此之多,仍然狠狠戳中了打工人的共同痛点。

有多少人正在被工作群“绑架”?各色跟帖中,最突出的槽点主要有二。

其一,模糊上下班边界,及时待命变随时加班。下了班,人是从工作单位离开了,可只要群内有消息,就得立马回复响应。即便周末乃至法定假期,精神都处于无法完全放松的“潜在工作状态”。“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常有人感慨,没微信钉钉的时候,工作在上班时间干,有了之后工作任何时间都可以干。超长战线之下,许多人内心无比渴望“静静”,但又生怕被解读为抗拒工作、没责任感,只好默默承压。

其二,繁琐事项接二连三,加剧形式主义泛滥。不知何时起,拉人建群似乎成了推动工作的标配,好像非如此一番,项目便无法推进、任务也无从落实。而在这颇具形式感的开端之后,五花八门的后续要求随之而来,有事没事打个卡,拍个照,留个痕。通知不断消息刷屏,回复收到以示关注,排队夸夸不能落下,无关信息也要“陪听”。一项形式开启,便需要更多形式接续以及收尾,这种裹挟催生出深重的紧张与焦虑。

说起来,搭建工作群本是为了方便沟通、提升效率,却在有意无意间加重了人们的负担。平心而论,某些事情本没那么着急,第二天再跟进处理压根不耽误进度,可有了工作群,发消息的人想着晚通知不如早安排,接消息的人担心不回复不敬业,虽各有考量却都被绑得更紧。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5.23分钟,超过人均阅读时长。也有许多人表示数据“保守了”,现实恐怕远超于此。

表面上看,工作群成了许多人的烦恼,而内卷内耗的恶性竞争、陈旧单一的工作手段、不够科学的评估标准,恐怕才是导致问题的祸根。重负之下,很多人不堪其扰,纷纷给工作群设置了静音状态,如此下去,恐怕工作群的正常沟通功能也会急剧打折。

工作群泛滥,过犹不及。从突出槽点来看,减少形式主义打卡,非紧急事项不通知,若遇紧急事项力争具体到人,与工作无关者少发布不发布……只有当工作群消息的含金量与必要性提升了,大家才会认真且情愿地对待每一次“嗡嗡”响起。

文/徐晓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你有多少个工作群?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30
熊猫不走创始人杨振华现身:否认失联传闻,解释困局原因
第一财经 2024-03-20
人不在公司,活儿却在身上
工人日报 2024-03-16
工作群也该有“八小时之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0
北青快评 | 别让“工作群负担”压垮职场“打工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