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评论|张永权:孙芸芬,一个充满亮色的新人物——读夏天敏新作
当代 2022-10-16 19:00

孙芸芬,一个充满亮色的新人物

——读夏天敏小说新作《我叫孙芸芬》

文|张永权

在《当代》2022年第5期上读到著名作家夏天敏的短篇小说《我叫孙芸芬》,首先是敬佩作者年近古稀仍保持创作活力,不断推出新作,而且无论思想还是艺术,都有亮点。这篇《我叫孙芸芬》出手不凡,作品来源于生活,在今天“新农村”的时代亮色中,不忘农村妇女千百年来的精神枷锁与重负,并融入作家的深深思考。这是一篇内蕴深邃、构思新颖别致的小说力作,塑造了一个新的文学人物,给人心灵的震颤。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和旧习惯势力的枷锁下,广大妇女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不要说农村,就是在城市,妇女的社会地位也极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少女性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叫什么张王氏、李杨氏。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妇女解放,让广大妇女有了做人的权利和尊严。但强大的旧习惯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贫困山村,妇女问题仍很严重,歧视、虐待、买卖妇女,并非个别现象。实现妇女的真正解放,任重道远。

夏天敏新作《我叫孙芸芬》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出生在贫困山区青风寨的妇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嫁到条件稍好的坝区农村,人们不知其名,年轻时就叫她“家顺媳妇”,老了有了孙子,又叫她“民娃奶奶”。她去小商店买东西,账本上记的也是“民娃奶奶”。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在最近几次回到老家的梦中,都听见娘在叫她“孙芸芬”。她活了一辈子,从没人这样叫过她,这就是自己真正的名字吗?当她找回了自己的名字,是何等珍惜,又是多么高兴!小说便从这个全新的角度,写出了一名农村妇女几十年的风雨人生。特别是那一声“我叫孙芸芬”,是发自内心的呐喊,把有了姓名后的喜悦与尊严感,表现得特别真实感人,直逼读者的灵魂。

夏天敏的这部小说看似没有十分曲折的故事情节,人物也没有什么惊人之举,却在生活流中塑造出一个女性的自我觉醒,和觉醒后去改变相逆环境的努力。知道自己的名字叫“孙芸芬”后,她的心灵也就随之有了改变,希望全村的人,甚至外村的人,都叫她这个名字。她也知道,这是何等困难的事。小说就在这“何其难”上,写出了她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行动,人物执抝、坚韧的性格也就自然从情节中显露了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作家善于用别致的生活细节来结构情节,从而写出一个既别具一格、又让人信服的农村妇女形象。孙芸芬最后那个举动,让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一个黑夜,她把写有自己名字的作业纸,贴在了家家户户的门上。在她眼中,写有“孙芸芬”三字的纸张,是那么的端庄,那么的清晰。而这个被遗忘的名字,“像是夜幕中的星星,又像是微曦中的一抹晨光”。这时,她忍不住叫了一声,孙芸芬,我叫孙芸芬……作家用这样的生活细节把作品推向高潮,人物也就真实地屹立在我们面前,是那么生动、那么美好,令人肃然起敬。

同时,这部作品在环境的描写上,既写出了乌蒙山区农村的特点,又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呈现了山区农村物质条件的改善与生活的焕然一新,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为没有名字的农村妇女要求打破精神枷锁而获得做人的尊严,提供了物质环境的基础。这样,在边远农村出现一个像孙芸芬这样充满亮色的新人物,就比较可信了。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纪念|孙犁:在家不知好宾客,出门方觉少知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12-31
秦岭脚下乡村咖啡馆晋身新“网红”
新华社 2023-08-30
专访|第11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唯一女作家乔叶:《宝水》讲述新时代新山乡的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2
卷土重来
中国青年报 2023-04-26
名家|迟子建:关于年货的记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1-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