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我们是第一书记》正在上映 展现第一书记们的“情感记事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08 10:00

正在上映的《我们是第一书记》是国内新闻领域首次尝试以新闻素材依托电影方式进行融合创作的大银幕作品,以“第一书记”为引,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们的“情感记事簿”,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精神丰碑,是为下一代留下可供追寻和回望的脚步与精神。

《我们是第一书记》由新华社荣誉出品,新华网、北京精彩、北京人杰、华录百纳联合出品,任杰导演,入选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扶持项目。

谈到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出品人兼制片人兼发行人张苗:“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我认为有责任用电影这个我们擅长的表达方式,把这个时代的温度和感动记录下来。感谢中宣部国家电影局、中宣部新闻局和新华社,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新闻人和电影人完成了一次跨界合作的尝试。”

《我们是第一书记》耗时三年拍摄,拍摄团队深入多个贫困地区,真实再现了脱贫攻坚背后第一书记们的动人事迹。该片制片人魏骅说,他在海南当过六年记者,采访过很多扶贫干部和第一书记。“有的人质疑第一书记,说他们就是去贴标签、争荣誉的,可是当你跟他们同吃同住的第一个晚上,你就明白了。因为当万家灯火亮起,第一书记都是驻村的,家人不在这里,他们只有一个人、一盏灯,继续工作。”他说,过去他的工作只需要把有关脱贫攻坚的信息流推送到大家手机就完成了,但当新闻与电影工业相结合时,观众可以在电影里看到手机上看不到的更丰满的细节、更感人的故事。

有观众表示在观看电影时,会有一种“沉浸式”的感觉。魏骅解释,因为拍摄经历了三年时间,第一书记们和摄制组建立起了信任和情感,“有些第一书记的镜头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在被拍,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把最真实的故事带给大家”。

电影中,西藏定日县宗措村原第一书记旺青罗布带领村民养殖珠峰绵羊,带动全村富裕,他的人生格言“翻越山峰,虽千里犹无悔”令人感佩;四川布拖县博作村原第一书记胡小明笃信“少年强则国强”,在当地教育事业中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他坚信自己在“做最有意义的事”;贵州望谟县坡头村原第一书记刘恭利被誉为“敢啃‘硬骨头’的驻村书记”,他带领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山高路远,总有人为你而来。电影让观众看到这群年轻共产党员有召必应、使命必达的伟大和不凡。片尾,那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牺牲的第一书记的照片一张张闪现,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用奉献诠释时代担当,用真实的力量感动无数被他们守护的人。影片主角之一,西藏自治区尼辖乡宗措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日前还来到了影片的首映现场。被问看到电影中自己的感受,旺青坦言,“从来没想过自己职责所在的事情会被搬上大银幕,一开始答应拍摄其实只是为了能帮村子中的羊宣传宣传。”谈到“奉献”这件事,他说:“比我优秀的同志太多了,我只是想趁着年富力强,还能为家乡和人民做贡献的时候,尽自己的一份力。”

谈到自己心中好电影的标准,导演任杰说:“除了感动之外,一部好电影还需要能带给人爱和力量,希望《我们是第一书记》就是这样一部好作品。”他感慨,三年时间不仅仅只是拍摄过程,也是所有摄制组成员一起伴随第一书记们的脱贫攻坚战一起成长的过程。记录脱贫攻坚的新闻和电影,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段历史。这段光荣的历史,是属于第一书记们的,更属于为脱贫攻坚战斗、为乡村振兴事业奋斗的每一个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密云区巨各庄镇:第一书记带头为乡村增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6
驻村第一书记当起了“导演”
新华社 2022-02-08
《我们是第一书记》登陆全国院线,有些拍摄“主角”自己都不知道
北京晚报 2021-12-04
成都高校走出的驻村第一书记 带领全村816名贫困村民脱贫
成都商报 2021-11-29
《我们是第一书记》首映 用真实事迹彰显榜样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