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远渡重洋?《留学的孩子》讲述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3 20:51

“从2005年至2019年,赴美中国本科生数量增长了16倍。”这句话出自新书《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中文版序言。这本书近期由三联书店出版。

在作者马颖毅看来,与二十年前以研究生、博士生为主的留学群体不同,大量的中国本科留学生不仅改变了美国高校的学生构成,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留学究竟是一条捷径,还是充满了未知的挑战?随着留学群体的低龄化,年轻的90后和00后在异国他乡究竟经历了什么?《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这本书,通过作者的深入调研和访谈,揭示了这一群体的真实故事。

微信图片_202411031615231.jpg

拒绝那些“惊悚标题”

作为一名70后,该书作者马颖毅也曾是个留学的孩子,“1996年我考上了南京大学,2000年毕业后,在当时签证政策下自费去美国留学是不可能的,只有一条路径是去美国读研究生院,由美方的研究生院给我们埋单”。

在雪城大学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担任教授的18年间,马颖毅开始发现陆续有中国的本科生出现在课堂上,“他们大都是自费来读书的,这和我们那一代的留学很不同。对于后来的中国留学生群体,美国媒体的报道往往有很惊悚的标题,他们开着名贵的豪车,行驶在美国的大农村。我想是否可以做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平衡、更加系统的研究。”

马颖毅深入美国50多所高校和中国的九所高中,通过507名留学生的在线调研样本以及与108位亲历者的深度对谈,还原了这代学子在留学历程中的体验与思考,填补了对这一群体的研究空白。

微信图片_20241103224637.png

留学还是更好的选择吗?

“为什么要留学?”这是每个准留学生都会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书中揭示了推动中国学生留学的复杂因素:逃离压力、积累全球化资本、 体验不同的文化,等等。众多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相信海外的大学能够带来一个有着更多机会和潜在的全球化平台的未来。但留学是否真的是更好的选择?

在选择大学的过程中,学校排名起到了指导作用,留学辅导老师和中介机构为他们提供了支持,父母的关系网也会影响选择的过程。书中详述了通过中国的公立高中(国际班或普通班)、国际学校(私立高中)、美国高中等赴美攻读本科的多种路径,揭露了申请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唯分数论”的排名迷思、“千篇一律”的个人陈述代写乱象、“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申请困境,以及申请留学的学生深陷托福、SAT和AP的考试焦虑……作者对这些问题结合当事人的陈述一一分析,这些都值得每一位准留学生参考与深思:留学真的是更好的选择吗? 答案或许因人而异,但 《留学的孩子》 将为你提供做出理性选择的参考。

新一代本科留学生身上体现出雄心与忧虑的双重性

手握梦寐以求的offer,踏上异国的土地,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他们首先需要应对的就是中美教育差异带来的冲击,但同时中国学生也认为,他们在中国接受的教育帮助自己培养了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对他们的成绩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因为这些领域需要扎实的数学和科学基础。

生活、文化差异也考验着这些异乡的年轻人。中国学生强烈渴望跨出自己固有的社交界限,他们期望美国人更加热情好客,不那么个人主义……而在现实中他们遇到的则是英语语言障碍的感知、对美国大学生中盛行的饮酒和派对文化的不适,以及难以接触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且相对客观的美国人……在这些情况下,若无外界援助,中国学生最终不得不退回“华人圈”寻求慰藉。这种“自我保护”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孤独感和文化认同的困惑。

“在新一代本科留学生身上体现出了雄心与忧虑的双重性。”马颖毅在书中写道,“他们怀抱着进入美国排名更高的院校的勃勃雄心,但同时对参与完全陌生、有时难以捉摸的大学录取过程感到忧心忡忡;他们雄心勃勃地想在美国获得全球视野,但又对无法融入以美国人为主的社交圈子感到忧心忡忡;他们雄心勃勃地试图结合中美教育的优势,但对像公开发言这样的美国课堂的新要求感到忧心忡忡;他们对在中国或美国学有所用雄心勃勃,但又忧心于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美国当前的环境。”

拖延“症”

生活和行为上,这种双重性有更为具体的表现。比如不少中国学生到了美国后往往会表现出严重的拖延症。“我在美国读研究生院时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名词,起初还不以为然,不就是拖着不做吗?至于用一个精神病理的词汇来定义吗?后来我发现之所以上升为‘症’,确实是一种心理问题。”马颖毅说。“这些孩子们在国内读书时,不光有家长帮,还有老师帮,现在有了微信群,更是各种提醒实时在线,所以他们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安排。但到了国外,这些都不存在了。在美国,很多课没有考试,结业时或是做演讲,或是写课题做报告。所以中国学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长期规划能力,怎样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然后再逐一解决。中国孩子没有经过这种训练,而且往往越是那些成绩很好的孩子,突然面对这种情形,作业不必马上就交,也不需要考试,他们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压力之下造成了行动力的丧失,越焦虑越没有行动力,长久下来就会造成心理问题。”

找机会往前迈一步

针对中国留学生在海外不愿积极参与学生派对,而是退回到中国人中“抱团取暖”的问题,马颖毅提出了“保护性隔离”的概念。“它有积极的一面,我就认为中国学生在一起抱团并不完全是坏事,这在异乡陌生的环境里也会提供一种保护。而且这个概念并不是我提出来的,美国研究弱势群体的学者很早就发现,黑人学生很抱团,工人阶级的子弟也抱团,校方其实支持这样的做法。在美国的大学里也有身份社团,基于你自己身份成立的社团,他们认为这有积极作用,你在里面会有非常强烈的归属感,能够很放松,这对心理健康也有好处。”

“我给中国留学生的建议是,你们当然可以‘抱团取暖’,但最好的状态还是要有别的社交圈子,不同的圈子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或许能给你提供不同的支持。既然我们出国留学,自然要看重人家的多元文化,这其实也是你未来的世界性资本。这些年,我也发现不少中国留学生从加州的大学转到了我所在的雪城大学,这里地处纽约中东部,亚裔就比较少。所以在说到‘保护性隔离’时,我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哪些环境下它是健康合理的,哪些情况下则是需要你再往前迈一步。”

微信图片_20241103161523.jpg

留学之后怎么办

《留学的孩子》还通过大量案例讲述了留学之后的困境。

许多留学生曾憧憬着在美国找到理想工作,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激烈的职场竞争、身份的差异、看不见的“天花板”,都让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步履维艰;选择回国的毕业生,则发现自己仿佛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国内的职场文化与他们在美国接受的教育理念很难兼容;一部分留学生试图在两国之间寻找平衡点,却发现自己像是“空中飞人”,永远在路上,让他们身心俱疲,身份认同的困惑也随之而来。

一窝蜂似的出国留学热已经降温

“实事求是地说,十年前那种一窝蜂似的出国留学热已经降温,特别是在赴美留学上。”马颖毅指出,“对于已经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在面临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时,他们想到的更多的还是自己能够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或者这个工作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自由度。后两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长和学生当下的规划,是否还要申请出国留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留学到底值不值?《留学的孩子》深入揭示新生代的异国求学之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30
“一热一冷” 中国国际教育展展现留学新动向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0-25
《中国学生低龄留学白皮书—本科篇》发布 看哪些国家接受中国高考成绩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07-29
蓝皮书:中国学生出国留学需求不减,目的地更多元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03-11
关注出国留学新趋势:留学需求不减 目的地更多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03-11
前景未卜,还会有人赴美留学吗?
半月谈 2020-09-22
英国高校首架接中国留学生入学包机顺利抵达
新华社 2020-09-20
突然驱逐15名公派留学生 美对华留学限制还将走多远……
环球时报 2020-09-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