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统一铃声有待商榷
中国教师报 2024-04-26 08:47

为什么让校园无铃声?学校可能是想把时间还给学生,减少教师的指令性动作,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提升自律能力。没有全校统一的上下课铃声,40分钟一堂课的概念被打破,在保证每周课程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大小课、长短课的实践也能自然地进行。

当然,学校试行上下课“无铃声”的做法初衷是好的,如果在高中或更高学段推行可能会有更多积极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规则意识还未完全形成,特别是小学低年段学生需要统一指令强化规则意识。如果取消了上下课铃声,完全把时间还给学生,容易导致秩序混乱。比如到了该上课的时间,有的学生在上课,有的学生还在校园玩耍,玩耍的学生便会对上课的学生造成干扰。同时,小学生很难正确判断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如果在不该按铃的时候按响了铃声,教师怎么处理。再者,铃声管理员掌管“按铃”这一重要任务,会不会分散注意力进而影响学习?

在新闻中,我们看到“无铃声”校园政策实施后多数学生的反馈是积极正向的。但是新鲜劲儿过后,学生和家长是否会继续支持这一做法呢?

从维持教学秩序的角度看,铃声不仅是一种指令,还是校园秩序的象征。上课时间铃声响起,师生会快速进入教学或学习状态,利于教与学的顺利开展;下课时间铃声响起,让师生紧张的身心状态瞬间得到释放,短暂休息过后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铃声是校园里的一道风景,随着上下课铃声的一遍遍响起,学生在不同状态中切换,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培养他们敬畏规则、尊重规则的意识。

从美学角度看,如今许多学校用多元复合音乐取代了传统铃声,随着上下课铃声响起,中外名曲、动画配乐等回荡在校园,不仅让校园里的师生沉浸在动听的音乐里,也让校园周边的百姓非常受益。每天数次响起美妙的音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构成了全校共上一堂美育大课的景象。

让孩子更自律、更自主是教育努力的方向,把时间还给学生是“双减”的重要目标。但是,无论多么美好的教育愿景,都应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及学生身心发育规律的框架内实施。小学校园不仅应该有上下课铃声,还应将铃声作为教育资源,深度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

作者/吴维煊,单位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福建永定:15分钟的“小美好” 让学生课间“玩起来”
中国新闻网 2024-11-13
五育行动 | 英语课上还能做些什么
中国教师报 2024-04-15
品读|回过头再看,有些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半月谈 2024-03-10
教育部鼓励课间10分钟走出教室,记者追踪:部分学校仍未改观
新华社 2023-11-10
小学生在校园内意外相撞受伤,各方如何担责?
新京报 2023-08-11
吉林疫情迎“双零新增”高三学生备考有条不紊
中国新闻网 2022-05-13
抗疫故事|电话铃声就是战“疫”号角——民警周誉的一天
新华社 2022-04-11
消防员吃年夜饭时紧急出警,食堂阿姨端饺子“投喂”
澎湃新闻 2022-02-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