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敦煌》“回家”首映 樊锦诗:我这一生没有虚度光阴
封面新闻 2023-11-15 20:35

11月15日,由峨影第一出品的传记历史电影《吾爱敦煌》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举行首映礼,“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该片导演苗月、领衔主演陈瑾等出席,并与现场观众真情互动。

当晚,樊锦诗亮相,对电影《吾爱敦煌》主创及担任第一出品的峨眉电影集团表示感谢,她称自己是一个实在人,最害怕吹牛,这部电影真实地展现了她的故事。她也表示,敦煌如今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是因为有众多人的努力,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份子。据悉,电影《吾爱敦煌》将于11月17日正式上映。

1_imageslim.jpg

坚守敦煌六十载

终其一生赓续文化血脉

樊锦诗,1938年出生,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60年代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放弃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发达城市,她选择了敦煌,这一待就是六十年。敦煌位置偏远,她与爱人彭金章分居19年,全靠书信交流遥寄相思之情,但也正是爱人的理解与支持,才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石窟保护工作。

电影《吾爱敦煌》讲述了以“敦煌女儿”樊锦诗为首的老中青三代守护者们对敦煌艺术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承,并以此片致敬与传递他们的精神力量。

陈瑾饰演的樊锦诗,诠释了樊院长对敦煌的热爱,与爱人一生的相守。樊锦诗本人也在片尾出现,她身穿红色外套,凝望她深爱的莫高窟。在影片最后的彩蛋处,还播放了樊锦诗与陈瑾之间相处、交流的片段。

1_imageslim (2).jpg

陈瑾现场落泪

从“演不了”到“仍忐忑”

电影《吾爱敦煌》从筹备至上映前后历时五年,在取材、采风勘景,探访原型人物等前期工作中就下足功夫,五年的筹备也让主创们感受到创作历史传记电影之不易。

苗月曾分享,从2019年开始采访,她就问自己到底要怎么写?什么让自己内心最感动?除了抓住自己内心的感动点以外,还必须得跟观众讲清楚故事,所以最后电影采用编年史的方式,将樊锦诗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节点呈现出来,其中着重表现她接任第三任院长到最后退休的这段经历。

当天上午,在敦煌首映式前,导演苗月、主演陈瑾等《吾爱敦煌》主创一起到敦煌研究院拜访樊锦诗。这一次见面,樊老依然低调,她说:“我只不过是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守护者中的一个代表。没有‘前辈’哪来的我这个‘后辈’,没有大家哪有个人。我唯一感到庆幸和欣慰的是,我这一生没有虚度光阴。”

在当天下午的映后见面会上,导演苗月表示,这次带着影片来的时候,敦煌下雪了,大家很开心:“拍摄的这么多个日日夜夜,在场好多人都是看着我们跟‘疯子’似的,天不亮就来到敦煌研究院,感谢敦煌研究院接纳我们,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

陈瑾现场还未发言就已落泪,她谈起此次饰演“敦煌女儿”樊锦诗,让她压力巨大,几度想要放弃,“越了解,越紧张,樊老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个与高尚灵魂不断接近的过程。”而通过对角色的琢磨、靠近、抵达,陈瑾饰演的樊锦诗让樊老本人也连连称赞。但尽管如此,此次在敦煌与包括樊锦诗在内的观众见面,陈瑾也直言内心仍然忐忑。

1_imageslim (1).jpg

樊锦诗优雅亮相

点赞电影很真实

在映后交流中,有从事考古工作的观众表示,影片带给他们更多的是鼓励,“我们的考古工作正是有了樊院长和其他前辈(的鼓舞),对考古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影片讲的虽然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但也让人从中收货了感动和传承。敦煌莫高窟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事业,在前人的努力工作后,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努力。”

还有观众分享,自己和爱人在敦煌扎根15年,从事文博考古相关的工作,全是因为热爱。虽然故事里的内容他们都很熟悉,但他仍然看哭了,他说:“我们这辈子从事这件工作是正确的。”有观众分享对陈瑾表演的赞赏,没有张扬,很符合莫高窟人的气质,不管是演技还是声音,表演都恰如其分:“您那双手,太像樊院长了。”

在映后交流的环节,听着观众、同事的分享、建议,樊锦诗脸上不时露出笑容。她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亮相,真实又幽默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她直言自己是一个很实在的人,最怕唱高调和吹牛,而电影很真实地展现了她过往的故事。她也力赞陈瑾虽然身高比她高,但表演非常好。此外她也表示,自己最怕作品中挂上“樊锦诗”,她谦虚表示,敦煌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是因为有无数多的前辈和年轻人不断努力,而自己只是众多人中的一个。

文并摄/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张杰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