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提速拼市场 首季信贷投放有望同比多增
证券时报 2023-02-04 09:11

刚刚过去的新年首月,经济活力在疫情快速过峰后显著改善。从生产到消费,不论是物流还是人流车流都“火热”起来,境内外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纷纷上调对中国2023年经济增速预期。作为反映经济活跃度的信用扩张相关指标同样表现不俗,证券时报记者从多位银行从业人士处了解到,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有望实现同比多增,甚至有个别银行由于投放规模较大触发监管窗口指导。不过,从新增信贷结构和地区分布看,依然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分化特征。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信贷需求正在逐步修复,一季度信贷同比多增有望实现,后续信用扩张空间有赖于能否激发市场主体有效融资需求,关键在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一季度信贷多增潜力足

“1月我们行对公贷款投放额超计划了,个别时点因投放量过大还被监管问询,后来总行也要求各分行适当控制对公贷款投放节奏。”北京一银行总行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个别银行贷款投放“冒尖”有特殊因素,多数银行1月贷款投放规模与去年同期大致相当或略有多增。

上述银行人士透露,该行1月之所以对公贷款投放冲量明显,主要与去年底储备的项目在今年初集中放款,以及去年该行对公贷款投放规模在可比同业排名靠后,管理层策略性调整今年投放节奏等因素有关。

来自南方一经济大省的监管部门人士则透露,辖内银行1月冲信贷“开门红”,当月新增贷款有望同比多增。“我们今年定的全年目标,还是贷款多增额要与去年相比保持平稳。”

受春节因素扰动,1月信贷投放规模难见明显放量,但受访的银行人士普遍对一季度新增信贷明显多增预期乐观。

东北地区一城商行高管向记者反映,该行1月信贷投放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差不多,市场有效融资需求还刚起步,但由于2、3月当地有多个涉及电力、地铁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开工,预计一季度末贷款投放会有比较大的增幅。

来自广州的一国有大行人士亦透露,其所在的分行1月新增贷款规模同比略有增加。今年省分行下达的经营目标要求增加,银行只能提速拼市场,预计一季度贷款投放节奏会比较快。

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对记者表示,预计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2万亿~4.5万亿元,当前经济正在逐步恢复,信用处于修复过程中,一季度新增贷款同比多增概率较大。

实际上,近期机构陆续公布对1月信贷社融的预测值,新增信贷预测普遍在4.1万亿元之上(去年同期为3.98万亿元)。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得益于对基建项目的持续信贷支持,叠加近期放松房地产开发商融资以及企业信贷需求复苏,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或达4.1万亿元人民币。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更为乐观,预计1月人民币信贷新增4.5万亿元,增速持平前值于11.1%。

1月信贷结构延续分化特征

从1月新增贷款的投放结构看,预计将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对公贷款主导的分化局面。

上述广州地区国有大行人士透露,该行1月对公贷款投放规模同比多增,但个人贷款仍同比少增,普惠小微、按揭贷款投放难度大。另据一民营银行高管反映,该行贷款客户主要是个人,今年1月信贷投放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不过从月度环比情况看,随着疫情过峰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1月个人经营贷和消费贷的申请需求出现回暖。

王一峰表示,1月贷款投放中仍以传统基建项目、制造业等对公贷款为主,但不乏新动向值得关注。一方面,由于银行争夺优质项目竞争激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调,新增对公贷款中有部分为企业置换债券需求,因此1月社融增量预计表现平淡。另一方面,新增个人贷款出现边际回暖趋势,不排除1月新增按揭贷款转正。

李超预计,1月社融增量5.66万亿元,同比少增约5150亿元,增速较前值降0.3个百分点至9.3%。结构中,同比少增来自企业债券、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政府债券,同比多增来自信贷、信托贷款、委托贷款。

稳预期关乎宽信用成色

尽管受访人士普遍看好一季度信贷投放同比多增,但对于市场有效融资需求改善的可持续性仍保持谨慎乐观,认为依据1月情况尚难断言,仍需观察后续经济恢复情况。

“从我们行的情况看,1月信贷需求有起色,但后续恢复情况如何,还要边走边看。”上述民营银行高管称。

随着本周公布的1月PMI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境内外机构纷纷看好中国今年的经济恢复力度。野村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上调了对中国的经济增速预期,GDP年度增长预测从4.8%上调至5.3%,不过,报告也提醒,在充分认识到增长势头短期强劲的同时,市场需要保持谨慎,特别是在2023年中期之后。需要警惕的复苏障碍包括三方面:被压抑的需求可能没那么强劲、房地产需求可能依然疲弱、出口可能成为拖累。

王一峰认为,信贷需求往往随着信贷投放力度的加大而改善,特别是在贷款利率下行的环境下,银行的信贷投放会根据疫后复苏节奏以及货币政策取向,前瞻性调整加以应对。预计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约22万亿~23万亿元,基建制造业发力、房地产边际改善,不过,距离正常景气度差距仍大,稳预期关乎宽信用成色,后续经济的持续复苏离不开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