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革命应该往哪个方向转?怎么革?”12月22日,在财联社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主办的“2022 中国 ESG 金融峰会”上,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在主旨演讲中抛出这一核心问题。他指出,“‘碳达峰、碳中和’,表面上是环境问题、核心是能源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目前近90%的碳排放和70%-90%的大气污染都来自能源,而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也都离不开能源支撑。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加速中国能源转型革命,重塑生产生活方式,将对未来各行各业产生广泛深远影响,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在此背景下,以煤、油等传统能源为主的用能技术工艺将发生颠覆性变革,许多传统行业将逐步退出,同时会涌现出许多新的产业,未来的产业经济布局、社会就业方向、资本投资方向、企业研发方向乃至老百姓的生活消费方式,都将发生大幅的转型和调整。”康艳兵坦言,能源转型革命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有挑战的同时也酝酿着大量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机遇。未来 30-40 年将催生数百万亿元的庞大绿色低碳投资市场,将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和绿色增长的新动能。
而投射于资本市场,2022年能源创新服务企业受到境内外资本热捧。能链研究院的统计显示,截至12月19日,2022年度上市的新能源服务企业已达11家,首发募资总计344亿元。从细分领域来看,光伏、锂电池领域企业数量领跑,其中不乏晶科能源(688223.SH)、华盛锂电(688353.SH)等细分赛道龙头。此外,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龙源电力(001289.SZ)实现“A+H”上市,新能源充电服务商能链智电(NASDAQ:NAAS)远赴纳斯达克,成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也是本年度唯一一只新能源中概股,都充分显示出了能源服务赛道“长坡厚雪”的特征。而且,随着IPO和募资步伐加快,能源创新服务企业正进一步加快跨界创新、产业转型革命的步伐,三一重能“跨界”氢能、晶科能源悄然成立储能子公司等头部企业的动向说明,未来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等能源领域的创新形式和细分赛道边界正在加速拓展,未来将有更多能源转型革命的精彩呈现。
能源与产业协同融合空间巨大
“有关能源跨界融合的谈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其中蕴含绿色与创新发展两层含义。”在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李保东看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需要推动多种能源协同互补,加快能源与建筑、交通、工业等协同发展,创新能源数字新业态,并开展能源融合发展国际合作。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指出全面推进风电光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加强能源资源的利用,集中式和分布式齐头并进,并特别指出因地制宜发展光伏+的模式,将第二轮发电和农林渔生态等协调发展,要发挥区域优势,探索拓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海上风能与海洋牧场等模式,加大新能源建设力度。
业界人士指出,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明确的未来新能源建设的核心方向,而这一融合有两个维度:一是垂直纵深的融合,通过打通风光水火储,电力产业和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在农业、商业、交通等各行业实现与新能源的融合;二是应用场景的明晰,无论是建设零碳的能源基地实现多能融合,还是园区智慧零碳管理,以及光伏、新能源汽车在家庭端的普及利用,都将成为最终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交通行业为例,与锂电池产业高度依赖下游市场不同,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并不完全受制于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情况,反而需要“适度超前”。 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文,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增长情况,以及我国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按照“桩站先行、以供促需,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广泛覆盖、适度超前,通用开放、智能高效”的原则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而在企业端,11月30日,能链智电与一家机构投资者订立定向增发协议。投资方将认购能链智电5757万股新发行的A类普通股,总认购价格为3000万美元。分析人士指出,能链智电主营业务是为充电桩制造商、运营商、主机厂、其他行业合作伙伴及电动车车主,提供线上、线下充电解决方案及非电增值服务,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成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提供商之一,而资本追捧的原因,并不限于其目前已经形成的产业优势,而是能链智电被投资机构认为是构建虚拟电厂的重要参与者。中金公司在研报中表示,能链智电是能源数字化企业出身,建立了受到特来电等各大运营商认可的互联互通服务平台,技术能力优秀、历史经验丰富,具备申请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的资格,未来有望成为各地负荷聚合商的一员。
数字能源等创新模式方兴未艾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NZE),到本世纪中叶,全球约有2.4亿屋顶光伏太阳能系统和16亿辆电动汽车将被整合到电力系统中,全球超过85%的现有建筑存量需经过改造,以满足零碳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未来低碳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将翻两番,以适应不同的灵活性的可再生能源来源。
国际能源署能源分析师指出,考虑到所需投资的规模和所需的快速变化,能源服务行业的许多传统商业模式可能无法应对挑战。更多的运用数字工具和平台,则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和需求侧灵活性来加速能源转型。统计显示,以创新商业模式进行能效和需求侧灵活性提升的企业所吸引的资本投资近年来明显增加,2020年全球在该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约为9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20%,是2016年融资水平的三倍。
不仅如此,传统能源企业、大型科技公司等越来越多地投资于数字能源和创新能源服务公司。2020年底,由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支持的Sideway Infrastructure Partners投资1亿美元,在加利福尼亚州建造了一座虚拟发电厂,计划聚集75万电力客户。2021年初,意大利的Enel X与印度工程集团Sterling and Wilson宣布成立一家对半持股的合资企业,在印度各地销售、部署和管理使用软件即服务模式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而英国能源集团英国石油(BP)收购了Open Energi,这是一家人工智能驱动的公司,将分布式能源整合到电力市场。巨头进入意味着这一领域正成为未来战略新兴市场。
能源行业资深人士指出,从国际经验看,国外许多能源数字化、创新服务工作是由工业巨头、大型电力集团、售/供电公司等不同类型企业完成的。工业巨头如GE、施耐德在源侧为发电厂、大型能源企业等提供发电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在负荷侧为园区、工业等大型用户提供电力自动化或微电网服务。电力集团如Enel、EON集团、东京电力、法国电力等则通过收购或新建成立创新业务部门,专门应对数字化转型,并直接为小B提供服务;许多服务优质的售电公司则本身就是能源数字化企业,可提供面向客户的软件或移动app,如法国powershop等。
而在我国的能源数字化推进中,电源侧和电网侧的商业模式已经比较清晰,而负荷侧的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中。相比之下,国际上如提供AI储能+SaaS服务的美国STEM公司、从事虚拟电厂业务的德国Next Kraftwerke公司、从事可视化电力营销软件/家庭用户节能应用的德国Green Pocke公司、从事电力数据运营的日本Energy Gateway等,都已在负荷侧形成较为稳定商业模式,其发展经营和模式值得借鉴,在中国巨大市场和双碳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这一领域成长出具有巨大创新性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值得期待。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