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中午重庆吃火锅 下午成都看熊猫
成都商报 2022-08-19 14:08

■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7.4万亿元,比2019年净增1.1万亿元

■ 时速350公里的成渝客专完成提质改造,重庆至成都实现1小时通达

■ 川渝协同实施两批次43项便捷生活行动举措,推出311项“川渝通办”事项

■ 滚动实施160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达4382亿元

脱贫攻坚

■ 2021年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9元,增长12.6%

粮食安全

■ 全省粮食年产量达716亿斤,十年增加62亿斤,新增产量可供1700万人吃一年

重大特色改革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改革

■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

■ 电力体制改革

■ “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 中央法务区建设

开放发展

■ 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

8月18日下午,中共四川省委“中国这十年·四川”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两年多来,四川在唱好“双城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两年多来,四川牢记总书记嘱托,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与重庆紧密协作、相向而行,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巴山蜀水实现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

一是发展态势之变。圈内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7.4万亿元,比2019年净增1.1万亿元,经济增长8.5%,增速领跑西部,占全国和西部地区比重分别达6.5%和30.8%。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3.3%,继续呈现后发赶超态势。

二是创新动能之变。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启动建设,成渝地区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坚持把产业协同发展作为创新驱动的主战场,去年川渝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大关。

三是开放能级之变。川渝两地把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摆在重要位置,加快打造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四极”和国家对外开放新支点。时速350公里的成渝客专完成提质改造,重庆至成都实现1小时通达,“中午在重庆吃火锅、下午在成都看熊猫、晚上逛春熙路太古里”得以实现。

此外,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启动建设,建成及在建川渝间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20条;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7500列、占全国40%;川渝两地新增落户世界500强企业44家,内陆腹地正加快向开放前沿转变。

四是民生福祉之变。围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川渝协同实施两批次43项便捷生活行动举措,推出311项“川渝通办”事项,累计办件超过1000万件,两地群众交往更频繁、办事更方便、生活更舒心。

五是融合融通之变。川渝建立健全多层次交流合作机制,组建人员互派、一体运行的联合办公室,签署各领域合作协议300余份,滚动实施160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达4382亿元。

下一步将如何持续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整体成势?王晓晖说,今年6月,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对此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初见成效,并对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发挥独特优势,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全局,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将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提出了“确保年年有新变化、五年见大成效”的目标任务。6月底,川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召开,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形成了共识。我们将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锚定“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一盘棋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一体化推进机制协同、产业协同、平台协同、政策协同,一条心抓好高水平合作,在协同共进、互利共赢中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更好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

过去十年四川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答案藏在这些“关键词”中

“如今,总书记关心的三河村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旧址完整保留下来,成为脱贫攻坚‘实景博物馆’;‘悬崖村’藤梯变钢梯、钢梯变楼梯,村民易地搬迁过上幸福的新生活。在‘一步跨千年’的凉山彝区,群众常说‘共产党瓦吉瓦、习总书记卡莎莎’,发自内心的感恩和感谢!”8月18日下午,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了四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一是全省“总动员”。牢牢扛起政治责任,立下军令状,五级书记一起抓。一方面,组织379个省级单位全覆盖帮扶88个贫困县,7个市35个县帮扶45个深度贫困县,10.7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奋战在一线。另一方面,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24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36个贫困县,广东、浙江两省17个市61个县对口帮扶68个贫困县。

二是下足“绣花功”。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住房难、饮水难、出行难等问题。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实施产业、就业等22个扶贫专项,创建“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助力扶贫产品走出深山、惠农富民。2020年全省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达9480元,是2013年的3.4倍。

三是啃下“硬骨头”。凉山彝区是四川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有贫困人口88万,贫困发生率高达19.8%,易地扶贫搬迁35万人,超全省四分之一。通过举全省之力,集中攻坚,选派5700多名干部长驻帮扶,三年新增资金超280亿元,统筹解决好“控超保学”等特殊难题,斩断贫困代际传递,一鼓作气攻克深度贫困的堡垒。

“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接续奋斗,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黄强还提到,四川正在全力跑好“接力赛”,比如,在凉山规划实施一批交通、水利等项目,成昆铁路复线年底全线通车,乐西、宜攀等5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在金沙江下游,建设了向东部沿海地区输送水电的白鹤滩、乌东德、溪洛渡和向家坝4座大型水电站,前3座都在凉山;规划了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列为全省“二号工程”。高原涉藏地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等也在稳步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9元,增长12.6%。

十年来四川新增粮食产量可供1700万人吃一年

8月18日下午,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李云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经过十年努力,全省粮食年产量达716亿斤,十年增加62亿斤,新增产量可供1700万人吃一年。作为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十年来四川打出严考核、增产量、调结构、强储备“组合拳”,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严考核,关键是逗真碰硬“指挥棒”。2020年起,省级连续三年向市(州)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今年已将9500万亩的粮食和765万亩的大豆播种面积作为硬任务下达地市,对未完成任务的市、县涉农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增产量,抓手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5000万亩,约占国土“三调”耕地面积的2/3。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组建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进一步夯实全国三大育制种基地地位。

强储备,核心是“储得好、调得动、供得上”。牢牢守住粮食储备“第一道防线”,着力扩仓容、增储备、强监管,地方储备粮规模十年翻了一番,“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加快建设西部粮食和物资综合保障的战略枢纽,完善省、市、县三级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的网络体系,多年来在疫情和自然灾害面前,全省粮食市场始终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调结构,重点是提质量和育品牌。四川着力构建现代粮油产业体系,布局了75个优质稻基地县、20个小麦生产重点县和48个油菜大县,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打造一批“川粮油”特色优势区。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举办“稻香杯”优质稻评选活动,“宜香优2115”优质稻米6次获得全国“最受喜爱的优质稻米品种”,被国家确认为长江上游超级稻品种。

重大特色改革和开放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8月18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李云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了四川取得突破的重大特色改革和四川开放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改革。四川抓好国家部署的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规划建设川渝高竹新区等10个功能平台,组建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四川完成国务院授权的30项先行先试改革任务,探索出56条经验举措,其中20条在全国推广。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减少乡镇1509个、建制村19078个,分别减少32.7%、42%,实现了县域经济版图的整体性重塑、城乡融合格局的系统性再造、基层治理体系的结构性变革。

电力体制改革。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在全国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市场交易品种丰富程度、交易方式灵活程度和交易开市频率均居全国第一。

“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四川在全国创新构建政务服务事项“一单一图一表”管理体系,大力推行靠前服务、网上办理、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措施,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联通办”,全省“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9.6%。

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主导建设的中央法务区,探索出一条“政商学研企”融合发展和法务业态全链条发展新路径。

在开放方面,闯出盆地是四川的千年梦想,更是四川发展的必由之路。四川省委、省政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着力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

文/叶燕 钟茜妮 宋嘉问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