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持续,工资与物价会出现螺旋式上升吗?
第一财经 2022-05-07 16:00

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不断推高薪资,这和高企的通胀交织缠绕,会发生何种“化学反应”?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雇主在4月份增加了42.8万个工作岗位,而平均每小时收入比一年前增长了5.5%。此外,3月份有450万美国人辞去工作,创下历史纪录,职位空缺数达到了1150万之多。

紧张的就业市场和加薪情况可能会使美联储更积极地提升利率。本周三(4日),美联储将利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最大加息幅度。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个月称劳动力市场“不可持续地火热”,他在本周中的发布会表示,创纪录的职位空缺数是决策者在近几个月变得更加激进的一个原因。

有经济学家认为,工资的攀升会助长通货膨胀,因为企业有倾向将更高的就业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反过来会促使工人要求更高工资,引发工资与物价的螺旋式上升。

投资咨询公司BCA Research美国投资部门首席策略师皮塔(Doug Peta)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是紧张的,并显示出未来工资增长的压力。但目前为止,工资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因此按实际价值计算工资是收缩的。

“随着消费从耐用品转回到服务上,我们最终预计通胀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有所缓和。这一发展将减少长期通胀预期变得不稳定的可能性。”他说。

工作岗位和工资增速会减弱吗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的职位空缺攀升至1150万,失业人数为590万,这意味着每个失业工人对应着1.9个工作机会,远远高于2020年2月疫情前的1.2个的比例。自愿离职的人数也上升到450万的历史高位。该部门称,当前的职位空缺和辞职数是其自2000年12月开始收集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尽管人们担心经济衰退即将到来,但雇主们仍然以接近历史纪录的速度进行招聘,并拼命地抓住他们拥有的工人。劳动力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求职者市场。要想很快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发生一些戏剧性的事情。”就业网站Indeed经济学家邦克(Nick Bunker)说。

纵观全年数据,花旗集团经济学家克拉克(Veronica Clark)说,过去一年工作岗位的月度增速都十分强劲,“你正在耗尽可以雇用的人,这意味着会对每月就业增长的速度有限制。”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特修斯(Jan Hatzius)最近预测,未来几个月的月度增长将缓解到20万个工作岗位,并继续减速。

ING荷兰国际集团首席国际经济学家奈特利(James Knightley)认为,薪水增加的环比速度低于预期,但这可能并不意味着新趋势的出现。“美国劳动力参与率从62.4%下降到62.2%,因为有36.3万人离开了劳动力市场。工资增长放缓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市场对工人的需求仍然很强烈。毕竟,目前美国有1150万个职位空缺,而全美独立企业联合会(NFIB)称,47%的公司有无法填补的空缺。如果没有更多的潜在雇员可供选择,工资将继续被抬高。”他称。

皮塔说,高辞职率通常突出了雇员在谈判高工资时的议价能力。不过,他认为,劳工的收益被夸大了,当前情况仍然很有利于雇主,考虑到美国政府没有新的财政转移支付给美国家庭,预计劳动参与率最终会增加,反过来缓解工资压力。

专家:暂时不用担心螺旋式上升

数据显示,美国各种衡量名义工资增长的指标都在激增,引发了人们对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的担忧。这种动态一旦发生,将迫使美联储非常积极地收紧货币政策。但皮塔认为,就目前而言,这些担心可能仍是不成熟的。

一方面,工资的上涨并没有跟上物价上涨。尽管平均时薪继续增长,但当月环比增长0.3%的水平略低于0.4%的预期,按年计算,收入水平增长了5.5%,但仍然远低于同期通货膨胀的速度(8.5%)。

另一方面,美国人对商品的消费需求正转移至服务,美国劳工部数据称,3月,休闲和酒店业再次引领就业增长,增加了7.8万人。不过,人们对耐用品的需求仍然很高。零售业和耐用品制造业引领了创纪录的职位空缺总数的激增,这与上个月美国工厂订单2.2%的超预期增长相印证。皮塔说:“在消费向服务业的转变完全展开之前,持续的通胀将继续削弱实际工资增长。”

对比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高通胀,皮塔说,从1964年至1974年,失业率连续11年低于或略高于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对其自然率的估计时,工资、物价上涨螺旋获得了动力。在上世纪70年代,每次经济扩张都提供了持续的实际工资增长动力,大笔的政府开支和美联储的行为也刺激了物价上升的压力。

皮塔认为,相比当时,疫情后的财政和货币宽松政策下,现在的美国工人远没有能力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现在的工会会员人数比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后期大大减少,工会的资源也大大减少,对现有劳动力的控制力也大大降低。他们的公众支持也较少。总之,私营部门的工会成员仍陷于金融危机后的低谷之中。”皮塔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