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柴油等化石能源的重要替代产品,清洁、高效、零排放的氢能源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氢能相关企业数量已超2000家,新增企业注册数量仍在快速增长,在氢能产业发展高热度的背后,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已经出现缺氢的情况。
国内部分地区氢源紧张 氢能产业遭遇“成长的烦恼”
在广东一些地区,由于氢源供应紧张,一些氢能物流车辆无法正常运行,被迫停在停车场里,与此同时,部分氢能公交车的运行也面临压力。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 於俊:以广东某地区为例,氢能的下游示范应用已初具规模。2021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总量在1500辆左右,但真正跑起来的不到1/3。每日氢需求量在16-18吨,但每日氢供应只有5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氢供应短缺的情况从2021年就开始了,受到一些地方鼓励和补贴政策带动,氢能物流和公交车辆快速增加,保有量已超过7700辆,但很多并没有匹配合适的氢源。
能链联合创始人 总裁 王阳:缺氢主要是供需错位造成的,一方面,用氢地区不产氢;另一方面产氢地区,氢能一般以周边地区制备和就近消纳为主。
某加氢设备制造企业负责人 巩宁峰:有些地区因为它的经济基础并不在工业副产氢聚集的地方,就会造成工业副产氢很难很快覆盖到这些地区来,造成这些地区的氢气短缺。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2021年氢产量超过3300万吨,其中大量来自工业副产氢,氢源的短缺存在结构性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长 景春梅:氢能短缺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也是产业发展初期一个正常的现象,从整个产业链上还不够完备,都存在能源生产地和消费地不匹配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氢能热中还是要保持冷思考,地方还是要跟顶层设计的目标相协调。
储运环节“卡脖子”氢能成本居高不下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氢能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尽管前景广阔,但长期以来的高成本成为氢能普及的一大障碍,那么现在的氢能是否具备了推广价值?又是否面临着其他的困境?
在北京延庆的一个加氢站,工作人员正在为冬奥会之后氢能公交的推广做准备工作。
北京石油新能源办公室负责人 李超:冬奥的这些车,后期212辆都归公交所有,让公交使用,目前这些车都在公交公司改版。
近期,受到国际油价上涨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处于高位,以北京为例,汽柴油价格都超过了8元每升,这给氢能公交的推广也带来了机会。
北京石油新能源办公室负责人 李超:每辆公交车,柴油这块,大概百公里的费用是210元到240元,氢这块按照北京市补贴后的价格,大概也是210元左右,氢气和柴油相比持平。
在北京房山,首批30多辆氢能叉车正式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工业园区的生产。
中国石化燕山石化首席专家 李军良:氢是我们自己产的,特别是没有运输这个环节,所以整个算下来还是相对合适的。重型卡车、公交车、小的货运车,这可能是眼前比较好的应用场景。
虽然氢能应用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障碍,比如运输氢的拖车虽然能装300多公斤,但是到站只能卸250公斤,低效率和技术问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能链联合创始人 总裁 王阳:我国氢能供应体系相对滞后,主要卡在了储运环节。储运、加氢等中间环节成本较高,要再加30元以上。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张晓强:每公斤氢大约是4升的92号汽油,运输成本几乎和制氢成本一样,两块叠加比现在汽油成本要高得多。到2025年每公斤氢的成本能够降到25元左右。绿色制氢要加快发展,工业副产氢要更有效、更好地利用。(央视财经)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