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北京市商务局公布中秋小长假消费数据。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假日期间,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26.6亿元,同比(农历日,下同)增长9.2%,较2019年增长6.3%。全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1371.4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
2021年中秋假期,北京市各级商务部门和商业服务业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粮油、蔬果、猪肉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月饼、茶叶、海鲜等节令商品旺销。各商业企业紧扣“文化+”主题,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全场景布局、全业态联动开展特色促销活动,消费市场节日氛围浓郁。北京环球影城开园恰逢中秋,热度持续攀升,打造假日消费新地标。消费市场主要呈以下特点:
北京消费季再掀高潮,释放假日经济潜能。重量级国内外潮牌助阵国际时尚节“潮发布”,30余场新品发布、10余场时尚论坛、非遗展览齐聚北京。首发节汇聚新品推介,蔡澜港式点心、LEGO、SEPHORA、贤和庄、Swarovski等10余家品牌首店、旗舰店主播探店新品;大悦春风里发放首店消费礼包惠享中秋。亲子节之西铁营万达广场 “亲子市集”活动,推出开笔礼体验、灯笼DIY、月饼桃酥制作等中秋传统文化分享,活动期间客流量、销量环比分别增长35.2%、29.8%。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之“云享京彩文化生活节”,携手抖音、京东等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联合重点商圈和文化空间,奉上线上线下联动、传统现代共生的文化消费盛宴。
区域特色活动齐发,营造多元消费场景。东城区实景探索游戏、艺术展,持续打响“燃购东城”消费季品牌;朝阳区国贸商城“市集+互动工坊+表演”打造“弄潮无界”展;海淀区“悦动海淀”快闪SHOW、脱口秀等特色促销贺佳节,中关村国际美食节和七叶香山啤酒节引游客驻足;“丰台购物嘉年华”整合区内旅游、美食、家装资源激发消费新活力;门头沟京西消费节“寻宝、探店、快闪”亮点不断。金融街商圈、前门商圈、太阳宫商圈、东直门商圈客流量同比均超30%。
商业企业创新营销,加码中秋消费氛围。王府井百货大楼、赛特奥莱、花乡奥莱、朝阳大悦城、当代商城、东来顺推出周年庆活动;房山熙悦天街盛大开业,品牌专享、特色市集、演出掀热潮;八达岭奥莱免费预约拍摄全家福、翠微集团国潮IP展、燕莎奥莱专场直播、超市发 “中秋节做月饼”活动,打造缤纷消费体验;菜百联手故宫、颐和园、天坛推出特色文创产品。王府井百货大楼、赛特奥莱和双安商城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倍,3家黄金销售企业同比增长1.8倍。
国潮文创月饼、亲子手工月饼、“小个头”月饼接踵而至,彰显团圆气氛。老字号推出融合京味文化的月饼礼盒,向顾客传递传统文化和美好祝福。全聚德的萌宝鸭文创套餐,稻香村的联名图书展现节日文化魅力。吴裕泰以茶入饼,茶月饼礼盒搭配国潮设计“有料有颜”;张一元佐以月饼寄相思,为团圆助兴,销售额同比增长41.7%。好利来与NASA打造联名款太空主题月饼礼盒、喜茶联合精品咖啡品牌Seesaw推出“偷颗月亮送给你”中秋礼盒,为消费者带来口味创新、跨界融合的创意体验。
餐饮老字号汇聚“月色菜”“中秋宴”备受青睐。烤肉季“怀中抱月”、又一顺“玉兔庆团圆”、鸿宾楼“花好月圆”,多款“中秋限定”菜品融合美食与文化,寓意团圆美满。老字号柳泉居的蛋黄焗蟹、曲园酒楼的茶油剁椒鱼头、马凯餐厅的剁椒鱼头王等应季招牌菜热销,丰富节日餐桌。美团开设“老字号节日献礼”主题馆,多款中秋人气美食优惠促销。眉州东坡、鸿宾楼和东来顺同比分别增长32.9%、31.3%和26%;第三方平台交易额同比分别增长40.4%,较2019年增长29.5%,其中外卖交易额同比增长30.7%,较2019年增长74%。
环球影城引爆IP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北京环球影城带热“京圈”,“霸榜”短视频和资讯平台,荣登中秋全国最热门景区榜首,9月20日开园首日门票一分钟售罄,其中外省市购票游客近六成。游玩、看展、品民俗,云享京彩庆佳节。中粮祥云小镇“惊奇新马戏”户外艺术季、北京荟聚“酷我音乐爱现场北京音乐角专场”,开启假期“玩购”之旅。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百余佳作回馈市民,截至21日中午票房破2600万。市属11家公园及园博馆开展35项游园活动,市内博物馆推出近百项文化活动,丰富精彩文娱体验。银联大数据显示,旅游售票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旅游售票、住宿、文化娱乐和居民服务类消费金额较2019年分别增长41.4%、19.8%、18%和15%。
时尚新“夜”态开启缤纷特色活动。中秋赏月,“夜京城”消费正当时,夜游、夜食、夜购特色活动人气旺。大兴区“夜浪来袭LIVE SHOW”开启系列音乐演出,发放线上线下消费券。华熙LIVE·五棵松邀月游园记打造沉浸式主题活动,2021北京文创市集落地首创·郎园Park,红星美凯龙“920超级音乐节”助力京城不眠夜,世界花卉大观园中秋市集畅玩夜游。银联大数据显示,夜间服务性消费金额较2019年增长26.1%。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