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孟买9月15日电 尽管印度的零售物价指数在逐月走低,但批发价格指数却在进一步高企。业内人士指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了印度国内制成品批发价格走高,并进而推动印度批发价格指数高企。对于正处于复苏中的印度经济来说,这种输入性通胀是值得警惕的现象。
印度国内零售物价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正呈现为完全不同的走势。印度零售物价指数正处于缓慢下降的通道中。印度中央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印度8月份零售物价指数(CPI)已经降至5.30%。7月份这一数据还是5.59%。这是印度零售物价指数(CPI)连续第2个月落在印度央行设定的2—6%的通胀管理区间内。如果再看之前几个月的数据,印度零售物价指数(CPI)逐渐走低的趋势将进一步明晰。5月份印度零售物价指数为6.30%,是本轮通胀的顶点,随后在6月份降至6.26%。
印度零售物价指数的这一走势符合印度央行的预期。印度央行行长达斯认为,印度通胀只是因为疫情导致的供应不足造成的暂时现象。随着疫情控制措施的放松,供应紊乱情况得到改善,印度零售物价指数(CPI)将会进一步下降。这也是尽管CPI超出了印度央行设立的6%的通胀上限,但印度央行仍坚持不加息的主要理由。
但在另一方面,印度国内的批发价格指数(WPI)却呈现为另一种发展趋势,从此前的缓慢下跌中反转为进一步高企。印度商工部14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印度批发价格指数(WPI)为11.39%。而在7月份,这一数据为11.16%。在此之前,印度批发价格指数(WPI)已经显现为逐渐下降之势。5月份,印度批发价格指数(WPI)为12.94%,6月份则下降至12.07%。
针对8月份批发价格指数(WPI)的高企,印度商工部表示,非食品价格,如金属、原油、燃气、纺织品、化学品等,都比7月份有明显上涨。
数据显示,印度8月份燃料批发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1%,而在7月份则为同比上涨26%;8月份制成品的批发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1.39%,而在7月份则为11.2%;8月份非食品批发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8%,而在7月则为22.9%。与此同时,印度食品批发价格指数却在不断下跌,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非食品价格的上涨。
业内人士指出,印度国内非食品或制成品价格的上涨,与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密切相关。
印度国内燃料价格的上涨就是一例。印度80%的原油依靠进口,国际油价的上涨直接导致印度国内燃料价格的上涨。从年初至今,印度国内零售柴油、汽油价格上涨均超过20%。在孟买、德里等印度主要城市,印度国内汽油的零售价格目前均超过每升100卢比。
食用油价格也是如此。印度是世界最大的食用油进口国,每年平均进口食用油大约在100亿美元左右。由于运费、油价上涨,近几个月,印度国内食用油价格涨幅巨大。从去年6月份到今年6月份,短短一年时间,印度市场各类食用油的价格涨幅在20—50%之间。为减缓食用油价格上涨压力,印度已经多次下调食用油相关的进口税负。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印度进口价格的上涨,进而引发印度国内制成品价格的上涨,这一影响最终将传导至消费端。印度汽车销售价格的屡次上涨就是典型事例。印度最大汽车制造商——印度铃木——8月30日表示,将从9月份开始,提高所有车型的出厂价格。这是今年以来铃木第四次实施提价行动。铃木表示,过去一年来,由于各种投入成本的增加,公司车辆的制造成本相应增加。因此,必须通过价格上涨将额外成本的一些影响转嫁给消费者。印度部分汽车制造公司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与疫情相关的成本和工资调整,企业经营的利润率较低。有分析师指出,尽管印度汽车制造商提高了售价,但仍不足以覆盖上涨的成本。印度汽车制造成本的上涨与进口零部件价格上涨密切相关。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约进口42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印度国内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会长迪帕克贾恩(Deepak Jain)指出,印度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投资,才可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减少国际市场价格的不利影响。
对于正处于复苏阶段的印度经济来说,批发价格指数的上涨和最后的传导,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投资和社会需求。印度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出乎意料地从7月份的55.30放缓至52.3,就是受到投入成本大幅增加影响。IHS Markit印度市场首席经济学家马指出,印度疫情和投入成本的增加,限制了印度制造业的进一步扩张。印度评级与研究的分析师指出,印度需要重视输入性通胀对经济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最终会传导至消费端,从而对正在复苏的印度经济构成影响。(记者张亚东)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