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绿色贸易为中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提供重要支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31 11:52

10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拓展绿色贸易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要拓展绿色贸易。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了《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了《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国在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

近年来,中国外贸企业积极顺应贸易绿色化趋势,将绿色低碳理念转化为优质产品,丰富了全球供给。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中国外贸“向绿色”发展步伐在加快。

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国际机构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产品和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是目前规模的5倍,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出口表现亮眼。比如,今年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增速超过30%;光伏产品已经连续4年出口额超过2000亿元;电动汽车出口量去年首次突破了200万辆;铁道电力机车、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出口也保持着强劲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节能环保家电、再生纤维纺织服装等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

“这些都表明,绿色贸易为中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提供了重要支撑。”李成钢说。

绿色引领外贸产供链全面升级。近年来,中国外贸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升级迭代上,也体现在全产供链的深度变革上。

在研发端,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绿色理念融入产品设计。比如,正在举行的第138届广交会上,47%的首发新品都融入了绿色设计理念。在生产端,企业在原材料、用能、工艺等方面持续创新,不断增强产品绿色低碳属性。比如,有的企业使用海洋废旧渔网生产泳装,广受海外客户青睐。在物流端,外贸运输更多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和船舶,碳排放不断降低。这些都是外贸产供链绿色转型的生动缩影。

从“卖产品”升级为“提供集成式解决方案”。李成钢表示,当前,国际市场青睐的不仅仅是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还包括技术、服务、管理等在内的整套完整解决方案。比如,有中国企业向沙特出口绿色低碳建材,并提供整套节能降碳的设计和建造方案,帮助当地建成了30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还有中国企业向坦桑尼亚提供了包括新能源公交车在内的整套快速公交方案,提升了当地城市的通勤效率。这些转变都是中国绿色贸易竞争力的生动体现。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绿色贸易服务全球的能力,与全球更好分享绿色低碳成果。”李成钢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发布,李成钢介绍情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31
李成钢:得益于中国制造的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绿色产品”成本大幅下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31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激活绿色贸易新动能,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新华社 2025-10-18
商务部:中国外贸韧性不减 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09
答好绿色贸易考题
经济日报 2025-01-07
中国外贸年终盘点 出口回暖背后结构更优 2025年加力化解贸易中的不确定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21
强大韧性支撑外贸稳增长
经济日报 2024-12-12
商务部:指导和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
商务部网站 2024-11-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