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山》之于苏格兰,正如《尤利西斯》之于爱尔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30 15:13

英国自然文学的代表作品《活山》中文版近日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活山》作者娜恩·谢泼德是英国作家、诗人,1928年出版的首作《采石林》奠定了她在苏格兰现代文学运动的先驱地位。她终生不婚,与山为伴,阿伯丁附近的凯恩戈姆山区遍布她的脚印。她的作品也都以大山为主题,类型涵盖散文、小说和诗集。《活山》则是她唯一一部散文,创作于二战末期,因“不合时宜”而雪藏三十余年,1977年方才出版。近年来,谢泼德的作品声誉日隆,《活山》已被视为英国自然文学的经典。

被差点忽略了的经典作品

娜恩·谢泼德绝对是世界上最低调的作家了。1934年,她41岁,刚在过去的六年间出版了四本书,被视为写作天才。但此后数十年,她的创作陷入了沉默,再没出过一本新作。“我已经写不出任何东西了,”她在信中写道,“人们(又或许只是我)在一生中总有些说不出话的时候。我猜,除了任生活继续,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对谢泼德而言,写作不是必需品,只有觉得“有什么东西是必须写”的时候,她才会动笔。在山里消磨无数个日夜后,谢泼德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语言”。二战末期,她写出了人生最后一本书,献给凯恩戈姆山的散文集:《活山》。

这本书完成之时,正值百废俱兴的战后时期,它也因“不合时宜”被拒绝出版。收到出版社的退稿信后,淡泊名利的谢泼德没有继续投稿,而是将手稿锁进抽屉,直到三十余年后收拾物品时才重新发现它。1976年,当地报社去采访这位“卡尔茨村里被遗忘的女作家”,她只是挥舞着那些宣称她是天才作家的旧评论,说道:“没什么比‘逝去的名声’更不重要的事了。”1977年,《活山》终于被出版,但首印仅有三百册。

按照常规发展,谢泼德本该被历史完全遗忘,《活山》也不过是英国文学历史上一个不起眼的书目。但进入新世纪,却因为一次偶然的发掘,改变了命运。2008年,出版商Canongate推出了“苏格兰文学经典”系列丛书,《活山》被列入其中,起初并不起眼。然而,凭借着少数读者和学者的口口相传,这本小书越来越引人注意,甚至被视为可比肩《瓦尔登湖》《游隼》的自然文学经典。著名自然文学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为这本书写下了长达万字的长序,“《活山》之于苏格兰,正如《尤利西斯》之于爱尔兰,《达洛维夫人》之于英格兰。”2016年,为了纪念谢泼德,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其肖像印在了英镑上,使她成为首位被印上苏格兰银行纸币的非皇室女性。

和山待在一起的故事集

为什么在蒙尘半个世纪后,《活山》还能引起这么多的讨论和赞誉?在《活山》之前,大多数登山文学都是由男性书写的,谢泼德颠覆了登山叙事的传统,她不以登上山顶、征服自然为目的,而是毫不功利地“单纯想要和山待在一起”,她走进山的内部,乐于在山腰、湖泊、林间徘徊,为一朵花、一片苔藓停下脚步,最终写出这本捕捉流水、雪花、鹿鸣的风土故事集。

《活山》的独特还在于创作背景。谢泼德一生的活动范围大都局限在阿伯丁,在那个年代,女人从不四处游荡,“除非是为了参加葬礼或者发生了什么大事”,一般不会出门。但对谢泼德而言,仅仅拥有独立的房间是不够的,她的身体至少需要一座山来安放,山就是她的心灵腹地。她无视“赏景即肉欲”的陈旧观念,一次次走出房间,追逐闺阁之外的野性与欢愉,在天地与山脉间构筑一个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活山》中,谢泼德冷静精准,分享了一生所见的高地、幽谷、群山、水、雪霜、空气与光、植物、鸟兽虫和人类;却又极度私人、自我,描述了自己在山中如何安眠、如何观看、如何倾听、如何触摸和感受,乃至于如何存在。《活山》更是一次通往存在的旅途,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感官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和外在世界之间能产生多少微妙的联系:对山的生命体察得越深,对自己的了解就越深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汪浩舟

相关阅读
从好故事到好剧本:“向故事深处,赴光影之约——文学IP影视化交流会”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3
文学|奏响从脱贫到共富的山海协作新乐章——现实题材长篇小说《山与川与海》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5
活动|鲁敏作品中的“面孔”亮相塞尔维亚与匈牙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2
五指山“生态文学周”将于8月中旬举办 探讨如何用文学为美丽中国赋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31
文学|《听客溪的朝圣》:我想在世界的表面打个洞,我想借此脱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8
长篇报告文学《神山星火》在京首发 作者拿着花名册对全村脱贫攻坚覆盖式采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生活|爱尔兰畅销书作家马克·博伊尔放弃使用科技的一年生活的真实记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赏读|董桥:读书便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