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在“乌镇时间”过“向往的生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1 17:41

每年乌镇戏剧节期间的黄磊,官称是发起人、总监制,非官方的身份则有剧场管理员、嘉宾接待员、接诉即办员等等,刚刚过去的长街宴上,因为嘉宾太多,他甚至还亲自负责摆放嘉宾座签。每天只睡4、5个小时,但黄磊每天出现在公众场合时都神采奕奕,他真的在戏剧节时间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青春期不意味着就要叛逆,会更有能量

剧目演出前,只要是黄磊在场的演出,他都会起身以“剧场管理员”的身份提醒观众管理好自己的手机,不要掉在地上,为此还常常要拿自己的手机做示范:“我的手机老被扔,已经变得非常结实了。”和手机一样变得强大结实的,还有进入第一个本历年的乌镇戏剧节,12岁,本历年加青春期,黄磊说:“青春期不意味着就要叛逆,青春期会让人更有能量,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对这个世界会有更强烈的想要触达的愿望。”而他自己也觉得跟着乌镇戏剧节一起进入了“黄磊的青春期”,“进入青春期能量变大了,之前或许还要爸爸妈妈拉着手,现在已经可以自己跑了,进入了更有活力的一个人生阶段。当然青春期也会长痘,长痘我们就护理一下皮肤,睡不着觉,就出去跑个步。戏剧节进入本命年确实让我很感慨,我们对每一个本命年都会有新的感悟。”

今年,为了鼓励戏剧人在市场压力下坚持创作,戏剧节首次推出以孵化为目的的“起跑戏剧”单元,黄磊为了打个样儿,同何炅一道亲自参与,用低成本剧本围读的形式让有价值的创作被市场看到,他甚至将这个板块称作戏剧节的使命。而戏剧节期间,黄磊还带领张凌赫、张子枫、陈赫、彭昱畅等人参与了公益直播,筹集的几十万善款未来将用于为孩子们建设美育教室。

半天阿维尼翁之行是这辈子仅有的戏剧节体验

乌镇对于黄磊来说,几乎就是一个只要有想法就可以迅速落地的桃花源。当听说粉丝为了能够近距离看到王俊凯的剧本围读,甚至在乌镇的寒风中整晚排队,黄磊甚至让工作人员实时拍摄排队的情况给他,“人家专程来看小凯,我怕照顾不好那些小朋友,进不去现场的要安抚好,还要考虑她们的安全。”

从没去过夜店的黄磊,为了让年轻人在晚间散戏后还能有去处,将集市、“夜游神”都搬进了景区,依照自己的想象,为年轻人安排了夜生活。其实不仅仅“夜游神”的模式是黄磊想象出来的,就连戏剧节都是他凭借想象借助其他发起人的力量起飞的。2019年,办了那么多届乌镇戏剧节的黄磊,才第一次去了阿维尼翁戏剧节,那年暑假,陪孩子在法国度假的他,途经南法,便在阿维尼翁停留了半日,见了孟京辉,看了一出戏,算是考察过国外的戏剧节了。黄磊说,那一次是他这辈子仅有的戏剧节体验。

“莉姐”来了,两天没能说上一句话

每年戏剧节时间,黄磊都有一些必须出现的场合,开闭幕式以及之前的排练,长街宴的现场,青年竞演的开幕,媒体采访,两个艺术家餐叙,重点剧目的演出,以及嘉宾的迎来送往,负责为他排期的人无疑是需要智慧的。戏剧节开幕后的第4天,“莉姐”(孙莉)来了,黄磊说,早上我正在喝咖啡,带着孩子住在酒店的莉姐说她现在马上过来找我,她说来了两天了,还没跟我说上一句话。”各种杂事甚至处理突发,戏剧节期间,黄磊每天只能睡4、5个小时,但自称有一股仙气儿吊着的他,精神状态却很好:“十几年了,我已经习惯了戏剧节期间的作息,我知道怎么让自己放松,今年就是颈椎有点不舒服,如果能有时间坚持运动就更好了。”

今年特邀剧目中最特别的莫过于由五台大戏合力组成的开幕大戏《人类之城马拉松》,剧目公布后,既有史诗大戏首次走出汉堡的期待感,对观众而言也不乏选择的忐忑,万一难以接受,前三天的时间就基本交代了。这出在黄磊眼中重磅又危险的剧目也让几位发起人感到压力山大,但好在第一轮演出的口碑起来后,第二轮所剩的余票也陆续售罄。在黄磊看来,这部作品在一个大的审美框架里,将战争的残暴与杀戮,人类的绝望与圣洁展露无遗。黄磊本人也因为连续三天观看这五部作品而错过了一些戏,“有些戏我可能在其他场合还有机会看到,但像《人类之城》这样的作品,你错过了也许今生就错过了。”

我们不是演出商,也不能守着现有的品牌吃老本

从邀约剧目的分量到现在同样看中乌镇出品的分量,今年全新推出的“蜻蜓计划”甚至走出了乌镇,走上了京城的舞台,12岁的乌镇戏剧节也迎来了定位的转型。对此,黄磊解释道,“戏剧节其实有两个外延,一个是时间的,一个是空间的。作为中国唯一的戏剧小镇,我们开始尝试戏剧节以外的时间,剧场也可以有一些常态化的演出,我自己就已经带着《暗恋桃花源》在戏剧节之外的时间在乌镇大剧院演出过,这属于时间的外延。另一个则是空间的外延,很多人都在问,你们为什么不做‘青赛’的孵化?我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但现在开始正好。借着今年《向往的生活》,可以让这些年轻的创作者上这个节目,希望光能照到他们身上。于是‘蜻蜓计划’在今年走出了乌镇,我们孵化的不是一出戏,而是这个人,他们会成长,我们会老去,我们甚至还会离去,这就是我们对戏剧节未来更长远的规划,也是未来12年要做的事。或许未来的12年到下一个轮回的24年之后,戏剧节可能会因为拥有了一批更优秀的创作者而日臻成熟,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当售票已不是当务之急,如何提升戏剧节的体验感和情绪价值是这两年黄磊一直在思考的,“容我今年闭了幕,在家发呆的时候想一想。”每年戏剧节闭幕后,所有的部门都会给总监制黄磊复盘,形成文字,而他也会在看完后,同另外几位发起人一起商讨,“我们不是演出商,我们是在做一个文化盛会,是搭建一个未来更大的国际化的艺术平台,所以它一定要不停地在变化,成长、扩大,而不是守着现有的品牌吃老本。”

摄影/王晓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让艺术重回生活发生的现场 乌镇戏剧节开启本命年风云际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7
乌镇戏剧节迎来本命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6
乌镇“戏剧时间轴”:进入下一个十年
中国青年报 2024-10-25
黄磊:希望有一天大家忘掉创始人,只知乌镇戏剧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8
有能量的剧团与被筛选过的观众 第11届乌镇戏剧节即将开启精神黄金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6
聚焦 | 乌镇戏剧节“起”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9
国际性回归 朗读会升级 乌镇戏剧节捧出十周年戏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7
聚焦 | 乌镇戏剧节十周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