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战略要地回龙庙重回公众视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8 13:23

近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展览在宏大叙事中注重历史细节的展现,已无地面遗存的回龙庙再次走进公众视野。鲜为人知的是,在1937年7月的卢沟桥战斗中,回龙庙是敌我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

陈新辉在抗战馆参观主题展览

回龙庙现身主题展览

作为土生土长的丰台人,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陈新辉,对丰台区的近现代史迹情有独钟。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主题展览时,对七七事变展区格外关注,并在一份《卢沟桥战斗示意图》前驻足许久。

这张示意图明确了卢沟桥战斗的攻守关系——1937年7月8日5时至18时,日军在卢沟桥、宛平城以北的区域,由东向西发起进攻,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在此区域挖壕沟、筑碉堡、布设防御阵地,卢沟桥以北的“回龙庙”成为这一战场的显著地标。

陈新辉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第一次听说回龙庙,是在1995年上映的电影《七七事变》中,剧中有提到回龙庙这一历史地标,在日本人绘制的《卢沟桥附近军情要图》中将此地记为龙王庙。“回龙庙早已不复存在,尘封在文献资料中,而主题展览就像一扇窗,为观众打开了历史记忆。”据陈新辉介绍,全民族抗战爆发,让这座位于永定河东岸、知名度不高的小庙登上历史舞台,回龙庙中国驻军的任务,主要是与宛平城驻军形成掎角之势,从南北两边守护平汉铁路桥,这就让回龙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料记载,1937年7月7日19时30分,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在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至大瓦窑一带开始夜间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历史上著名的“七七事变”爆发,争夺回龙庙的战斗颇为激烈。

郭景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馆员)、蒋亚娴所著《七七事变追忆》一书记载:1937年7月8日早晨,日军在包围并炮轰宛平城的同时,首先强攻夺取回龙庙,然后攻下铁路桥西进渡河。据不完全统计,回龙庙曾被日军三次攻占,又于7月8日、10日、20日三次被二十九军夺回。

主题展览中的《卢沟桥战斗示意图》

历史地标已无地面遗存

根据史料记载,回龙庙位于卢沟桥以北1400米、永定河东岸的高坡土台上。近日,北青报记者实地走访看到,平汉铁路桥依然矗立在永定河上,但未能找到回龙庙的建筑遗存和高坡土台,在《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当中也未见相关记载。

有清晰度不高的黑白照片显示,回龙庙建在一处丘陵坡上,房屋规整,庙内有高大树木。另据《七七事变追忆》记载,回龙庙建于明代,庙名中有神龙回首的意思——永定河上游河床开阔,最宽处达1400米,河水流至卢沟桥以北1400米处,河道突然收窄至400米宽,导致河水出现反向回流,乡民为防水患在此建庙,故定名“回龙庙”,其建筑规模较小,坐西朝东,西房正殿三间,南北配殿各两间。遗憾的是,回龙庙在七七事变中三失三得,毁坏严重,目前暂未发现地面遗存,无法纳入文物保护范围。

在七七事变的交战区域,卢沟桥、宛平城已于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登禹将军墓、岱王庙、混凝土碉堡等建筑也陆续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回龙庙影像资料(引自《七七事变追忆》)

全面抗战的第一个正面战场

因为没有实物和地名留存,回龙庙渐渐从公众记忆中消失。而在城市规划师的眼里,以回龙庙为历史坐标的宛平城以北战场,是七七抗战的主战场,更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第一个正面战场,其价值不容忽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公司高级城市规划师魏祥莉,曾发表题为《唤醒战场记忆——对“七七事变”战场遗址的认识和思考》的文章,她从空间和事件关系上解读七七战场,明确宛平城以北至回龙庙一带的战斗,贯穿七七抗战始末,直至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

魏祥莉调查发现,从军事部署情况来看,我方从宛平城西“卢沟晓月”碑旁沿永定河东岸挖有一道深3米、宽3米的军事壕沟,一直通向平汉铁路桥,再往北沿永定河堤筑有散兵壕,一直延接到回龙庙,这一带是七七抗战的主战场。

作为一名规划师,魏祥莉惯用空间视角解构历史场景。她认为,七七战场的要素可以“城(宛平城)、桥(卢沟桥和平汉铁路桥)、庙(回龙庙和岱王庙)、场(回龙庙战场)、岗(日军占领的沙岗)、线(平汉铁路线)”加以概括。整体保护这些要素,有利于构筑鲜活的抗战场景,而一直被忽略的回龙庙战场是七七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保护重视和价值彰显。

摄影/崔毅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汪浩舟

相关阅读
“烽火卢沟 硬气铸魂”丰台抗战专题展开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2
日本教科书上消失的“卢沟桥事变”真相
新华社 2025-07-07
八十八年后,为了不敢忘却的纪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7
战地寻踪
北京青年报 2025-07-07
铭记历史,汲取穿越惊涛骇浪的力量
北京青年报 2025-07-07
寻访北京地铁线上的抗战印记
北京青年报 2025-07-01
专栏|“卢沟晓月”,金章宗时期就已经如诗如画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4
专栏|“卢沟晓月”,金章宗时期就已经如诗如画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