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演出、赛事火爆,个别不法分子利用歌迷求购门票心切的心理实施诈骗。7月7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通州警方处获悉,民警接到报警后经过调查,抓获一名以售卖演唱会门票为由实施诈骗的嫌疑人。
季女士是一名歌迷,得知自己的偶像将在北京举办演唱会后激动不已,可一连抢了几天的票,都没能抢到。偶像来北京举办演唱会,自己却无法亲临现场,一时间季女士非常失落。
随着演唱会的临近,此事出现了转机。开演前两天,季女士联系到了微信好友里一名自称做经纪人业务的网友,该人自称手里有季女士偶像演唱会的门票。询问后对方表示由于市场火热,原价2000元的内场票现价5100元。虽然比起官方定价高出不少,但是一想到能够近距离接触偶像,季女士并未犹豫。
可在转账之后,对方表示要再加3000元才能出票。面对对方坐地起价的行为,季女士立即要求退款,但对方却不再回复季女士。此时,季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接报后,通州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立即对案件开展调查,根据事主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民警迅速锁定了嫌疑人章某(男,41岁)身份和居住地信息。
6月24日,通州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和牛堡屯派出所前往福建省龙岩市,将嫌疑人章某抓获。据嫌疑人章某交代,其并不是所谓的经纪人,也没有能力拿到相关歌手演唱会的门票,至于诈骗得来的5100元已被其用于日常开销。
6月25日,犯罪嫌疑人章某因涉嫌诈骗罪被通州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通州警方梳理了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希望歌迷擦亮双眼,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虚假售票平台:不法分子搭建仿冒官方售票网站或APP,以“特价票”“内部票”为诱饵,诱导受害人付款后发送无效电子票或直接失联。
社交平台诈骗:通过网络社交群、微信朋友圈、二手交易平台发布低价转票信息,收取票款后拉黑受害人,或发送“钓鱼链接”盗取个人信息和资金。
“黄牛”套路:谎称可提供“前排票”“连座票”,要求提前支付定金或全款,出票时以各种理由加价,甚至携款消失。
冒充官方客服:以“系统故障需退款”“门票售罄可优先补票”为由,要求受害人点击链接填写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通州警方提示,购买演唱会门票一定要认准正规渠道,通过官方票务平台、场馆官方网站或授权合作平台,切勿轻信陌生链接和二维码。与此同时,官方客服不会通过短信、电话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若收到“退款”“补票”通知,务必登录官方平台核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汪浩舟
校对/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