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充电宝”相关词条多次登上热搜话题。充电宝作为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极高的电子产品,其安全问题引起了广大网友关注。7月1日,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员用实验告诉市民,充电宝一旦起火应如何处置才能更快灭火。
发现充电宝出现异常 避免继续使用或碰撞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充电宝电池主要有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两种类型。”实验开始前,北京西城东经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巩然对充电宝进行了介绍。
巩然说,锂离子电池往往体积较小、成本较低,但内部采用液态电解液,受到挤压或高温时易泄漏。锂聚合物电池安全性虽更高,但若过度充电或短路,同样可能引发热失控。“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充电宝,若出现鼓包、异常发热、充电速度突然变慢或漏液等情况,均需立即停止使用。”巩然提醒,一定不要自行维修拆解充电宝,在发现充电宝出现异常后,将其放置在远离可燃物的安全区域,避免继续使用或碰撞。
据介绍,充电宝起火通常由内部短路、过充或外力损伤引发,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等问题。7月1日当天,消防员分别用两组实验模拟高温环境下充电宝发生热失控,以及充电宝受到外力冲击出现损伤。
在模拟高温环境下充电宝发生热失控的实验中,消防员用火盆模拟高温环境,将充电宝放置在火盆旁,约10分钟,充电宝发生了鼓胀、冒烟的情况。
而在模拟充电宝受到外力冲击出现损伤的实验中,消防员用外力击打充电宝数次后,冒起了大量白烟,随着白烟一同出现的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和少量火焰。
遇到充电宝电池起火 扑救时避免吸入有毒烟雾
据消防员巩然介绍,充电宝起火初期可能表现为外壳变形、散发焦糊味或异常高温,随后电池内部化学物质剧烈反应,产生大量可燃气体,最终导致明火或爆炸。
“这一过程往往极为迅速,从冒烟到猛烈燃烧可能仅需数十秒,并伴随有毒烟雾。”巩然说。那么充电宝起火应该如何处置?巩然表示,一旦充电宝起火,现场人员需保持冷静,根据火势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果起火的是锂离子电池充电宝,因其电解液为可燃液体,理论上可以优先使用干粉灭火器覆盖火焰,隔绝氧气,但实际操作上,使用灭火器来扑灭充电宝火灾可能会复燃。若起火的为锂聚合物电池充电宝,因其电池内部为固态电解质,燃烧速度较慢,可迅速用灭火毯包裹,或使用大量水持续冷却。
“如果不能判断充电宝是哪种类型,那么最快速且有效的灭火方式就是用水。”巩然说,可以先用水将明火扑灭,然后迅速把起火的充电宝放入水中浸泡,以防止复燃。特别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类型的充电宝电池起火,扑救时一定要避免吸入有毒烟雾。用水冷却时也需注意保持距离,避免伤到自己。若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撤离并拨打119求助。
如果需要丢弃充电宝 必须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西城消防提醒,对于充电宝不要盲目选择大容量产品,选购时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且厂家信息、防伪码清晰,有3C标志的合规产品。
正规的充电宝,会标注可循环使用标识,中间的数字代表充电宝里面电池的可循环使用年限。充电电池作为消耗品,如果在频繁使用中超过了可循环使用年限,可能会出现异常。使用时要避免重压和强烈震动,不要长时间给充电宝充电或暴露于高温环境,更不要接触火花。外出携带时,应防止碰撞或挤压。
充电宝的电池属于化学产品,不可随意丢弃,随意丢弃废弃充电宝不仅有火灾风险,还可能会污染环境,如需要丢弃,可交由专业机构回收处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周超
校对/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