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也是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第一棒”。
蛇年工作日刚开启,各省份党政“一把手”密集赴企业,鼓励企业抢抓开年“黄金期”,开工就要大干,全力以赴夺取一季度“开门红”。
企业是驱动经济增长、激发创新活力、支撑就业民生的重要力量。2024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
为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政知君注意到,各省份党政“一把手”赴企业,有几个重点。
第一,当面听取并回应企业诉求。
企业有活力,经济才有动力。
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此后,中央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其中就包括多项助企纾困措施。
例如,去年10月1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此外,央行等部门接连推出新政,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推动降低投融资成本。
随着经济回升,企业经营好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0月、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连续收窄,分别比上月收窄17.1和2.7个百分点。
然而,企业的经营困境并未完全解除。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会议要求,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
省级党政“一把手”进企业当面了解企业诉求,将企业负责人请为“座上宾”,就是为了“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困难,加强助企服务。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市长殷勇走访小米集团
2月5日,蛇年第一个工作日,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市长殷勇调研走访企业并与中小微企业负责人座谈。来自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科技服务等领域的企业负责人发言,提出意见建议。尹力指出,要优化各类涉企服务,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企业,把企业诉求和建议转化为务实举措,依法保护好各类企业合法权益等。
2月6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长龚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市政协主席胡文容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前往重点企业走访调研,听取企业意见,开展现场办公。陈吉宁与企业管理团队座谈交流,回应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叮嘱相关部门、区要加强全方位的沟通对接,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具体问题。
第二,聚焦“链主”企业。
“链主”企业,指产业链主导企业,一般是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具备技术及品牌优势,具有强大的产业链带动能力。
“链主”企业对于省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产业链的重要“引擎”,“链主”企业有头雁效应,不仅对上下游企业发展有拉动作用,也能够强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多省份党政“一把手”在省内“链主”企业调研,强调“链主”企业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省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2月5日还前往位于未来科学城西区的小米智能工厂。“小米集团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典型代表。”尹力指出,要充分发挥链主作用,强化智能制造优势,带动创新链、产业链整体提升,不断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调研重庆雅迪科技公司
2月6日,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调研重庆雅迪科技公司。该公司已经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新能源摩托车产业基地。袁家军说,希望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更好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
此外,2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走进位于银川的龙祥新能源科技公司,调研年产80万吨光伏支架项目规划和建设进展,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产能最大的光伏支架生产企业,李邑飞说,希望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全区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同天,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走进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他表示,希望企业充分发挥“链主”的带动作用,引导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努力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多贡献。
第三,进车间、察看生产线。
走进车间,到企业的“心脏”去,有助于真实准确把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切实了解企业发展诉求。
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调研企业
2月7日,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走进天津绿菱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生产车间。这是一家从事半导体行业特种气体开发生产的专精特新企业。陈敏尔叮嘱滨海新区和市有关部门要做好服务保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此外,2月5日,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在江铃股份富山工厂生产车间内,考察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并参观汽车产品;2月5日,湖南省省长毛伟明在湖南同有公司,走进企业车间、项目一线现场,听取企业发展需求和意见建议;2月7日,辽宁省省长李乐成先后前往欧施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察看车间一线,询问企业负责人当前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新年开工令已下,企业加足马力,不松劲、不断档,全力推动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高语阳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