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揭秘申遗成功密码 春节申遗如何选择代表性项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2 13:09

第一个“非遗”春节即将到来。传统节日春节与非遗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春节申遗团队成员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朱刚,听他讲述了春节申遗成功背后的种种历程,也揭开了春节为何能够申遗成功的密码。

从申报到通过 春节申遗历经两年多时间

去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公布的文件中有春节申遗推荐者冯骥才的推荐材料。在文中,冯骥才讲了自己对于春节的理解,他称祖祖辈辈一直把春节当作一年一度最重要、最期待、最美好的节日。中国农耕社会古老而漫长,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节律依从大自然的规律与季候。春节处在旧的一年离去、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此时人们对新生活充满梦想与希冀,故而创造出一整套异彩纷呈、极具魅力的风俗和民艺,以贺新年。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就开始着手推动春节申遗工作。2023年3月31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提交了申报材料;同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直至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整个过程历经两年多的时间。

采用枚举法 技术化呈现代表性项目

作为春节申遗团队的专家成员,朱刚介绍,当时文旅部要求各省文旅部门工作专班提交富有当地特色的春节民俗文化非遗项目,这些项目材料最终汇总在一起,形成一份足有几本书那么厚的清单。“我们在遴选过程中采取了与‘代表作名录’评审要求一致的‘枚举法’,就是将那些最符合申报书各项评审标准、最能在国际层面激发其他文化成员国产生文化共振的‘代表性项目’进行技术化呈现,由此引发人类社会就‘回家团圆’这一全人类普遍共有的文化主题展开对话,将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年味元素推向世界。”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申报要求,朱刚和春节申遗团队成员们依据整体性原则,按照各项申报标准的特定要求,遴选最有代表性的项目内容加以阐述。“教科文组织对于‘代表作名录’有5个评审标准,其中标准二即‘R.2’需要提供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关联的证明性材料,包括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包容性经济、性别平等、优质教育等都附加相关案例,说明相关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要求。”朱刚说。

展现乡愁的共鸣 突出回家团圆人类共同情感

在论证春节与优质教育的关联上,申报团队参考了近年来灯彩、窗花等非遗项目进校园的保护举措。非遗进校园等举措施行之后,通过大中小学和职业院校的正规教育体系,很多年轻一代得到了接触、学习这些传统技艺、艺术的机会,原有以师傅、学徒为主的传统传承模式得到扩展。这也成为各级学校发展优质教育、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有力证明了春节与优质教育之间的有机关联。

“在包容性经济方面,制作年画和炸年糕、蒸花馍等提高了非遗传承人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还有春运路上数亿人口的大迁徙,城市与乡村物理空间上的流动,既拉动了交通产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也是中国人精神上一种集体‘返乡’,展现了中国人乡愁意识的整体‘共鸣’。”朱刚进一步解释说,春运最直接的内在驱动就是“回家团圆”,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所传承的最为久远而厚重的文化符号。

此外,我国各地春节期间举办的庙会、社火、耍龙舞狮、秧歌等民间节庆活动,基本上都是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文化活动。男女老少参与其中,同欢共乐,没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的差别,极具包容性和开放性,展现了人人平等的意识。在这种集体性的文化实践中,人们从中体验到亲情、友情和乡情,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和谐交流,共同体成员进一步收获了情感、文化上的认同,从而提升了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

用汉语拼音直译 保留年夜饭等词语民俗原味

值得一提的是,申报中还有一项要求是需要提交社区事先知情同意的材料,也就是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事先知情并同意申报的证明。申遗团队在遴选从各地搜集的材料时发现,中国民众对春节申遗的热情和参与度很高,但申报书需要从不同侧面反映来自社区的声音,同时在形式上要避免“同质化”。

“申报团队既要保证这些知情同意书的多样性,又要确保其能够在整体上涵盖不同的地域、性别、年龄、职业等群体,因此遴选工作也极具挑战性。”朱刚说。

他还表示,在翻译过程中,如何用英文准确表达这些项目,到底用哪个词组比较好,申遗团队成员们屡次修改,反复打磨了十多遍。类似年夜饭、压岁钱、年画等具有中华文化本土特点的概念,在直译之外还同时保留了汉语拼音,以此来最大化地呈现中华文化的本土特征。

朱刚此前还参与了向联合国申请“太极拳”“二十四节气”“送王船”等非遗项目的申遗工作。春节与上述项目有很大差异,其体量庞大、范围广泛,涉及口头传统、社会实践、仪式庆典、传统手工艺等多项非遗门类,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文化时间与自然时间和谐关系的深刻认识。

供图/视觉中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非遗出圈为春节年味儿注入新活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2
助春节申遗成功 冯骥才推出文集《过年书》阐述春节文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7
春节申遗成功,让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走向世界
光明网 2024-12-09
中国“非遗”项目数量世界第一意味着什么
新华社 2024-12-07
春节“申遗”成功后做什么?冯骥才:让这一文化奇葩永久地开放
扬子晚报 2024-12-06
春节申遗成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人民日报 2024-12-06
列入人类非遗的春节必将更精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6
人民日报和音:春节申遗成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人民日报 2024-12-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