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年轻父母正面临着一个令他们困惑的问题:2岁的小女儿沉迷吃手,甚至到了手指上起茧、牙齿变形的地步……家中长辈和网上的育儿专家们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议,一方认为这样会养成坏习惯,将来很难改掉,必须及时戒除;另一方则表示吃手是吃手是一种正常的自我安抚行为,应当允许孩子这么做。父母陷入了两难境地,只能求助于儿保科的医生。
吃手其实很正常对于宝宝来说,吃手是一种正常现象。事实上,这种行为在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开始了。
0-2岁是宝宝的“口欲期”,他们通过吸吮来探索周围环境,满足好奇心和心理需求,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射,医学上称之为“非营养性吸吮”。除了手指,宝宝还可能吸吮安抚奶嘴、嘴唇、衣物边缘等。非营养性吸吮行为可以帮助婴儿在面对疲劳、无聊、兴奋、饥饿、恐惧或压力时找到舒适感和安全感,是一种自我安抚的方式,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如果宝宝6个月大还没有任何吸吮手指的行为出现,那反而可能是异常行为。家长需要多多观察。
8个月左右,宝宝吃手的频率达到最高峰,随着宝宝能力的发展,吃手会慢慢地开始减少,2岁后逐渐消退。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营造好环境:关心宝宝的身心发展,提供安心的成长和游戏环境。·享受吮吸:尽可能母乳喂养,充分享受吮吸的乐趣。断奶时要逐渐过渡,避免突然断奶给宝宝带来压力。·使用安抚奶嘴:通常合规的安抚奶嘴是无害的,适当使用可以有效安抚宝宝。·转移注意力:陪宝宝玩玩具、画画等,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为未来不再吃手做过渡。·抓握玩具:为宝宝选择吸引他们的、便于抓握的玩具,如捏响玩具、橡皮泥、粘土等,刺激宝宝的感知活动。·抓握训练:通过手指开闭、刺激抓握和强化按摩等训练,帮助宝宝发展手部能力。
长期吃手危害多如果孩子在2岁之后,依然有“过度吃手”的行为,我们就要注意了!1.增加感染风险:手指、指甲携带的病菌较多,有吃手习惯的孩子更容易病从口入,发生肠胃感染性疾病。2.损伤手部皮肤和指甲:易发生手部皮肤破损、感染及指甲损伤,如倒刺、指甲内生、甲沟炎等。
3.牙齿与口腔健康:孩子长期吃手指或啃咬指甲,会对牙齿、牙龈造成伤害,易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或残缺、脱落等,影响容貌。
4.心理健康与社会功能受损: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可能因这一习惯被同伴嘲笑,影响自信心。当吃手指、啃指甲成为应对压力的方式时,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焦虑情绪。
干预策略:堵不如疏
吃手的行为可能由生理或心理因素导致,找到“病根”再干预是关键。
1生理因素如缺铁、缺锌等可能导致异食癖,表现为孩子爱咬东西,如指甲、纸张,甚至头发、墙灰等。
1心理因素焦虑、紧张、压力、无聊等情绪都会导致孩子吃手。如果这一习惯影响到孩子的生活质量、健康或社交关系,就应该及时干预了。正向强化:鼓励孩子用更健康的方式缓解压力,如深呼吸、绘画、运动等,并给予正面反馈。认知教育:帮助孩子理解啃指甲的利弊,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行为替代:提供替代物,如手指玩偶等,减少手部接触嘴部的机会。家庭支持: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减少孩子的压力源,增加亲子沟通,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专业咨询:若行为持续不改且伴随严重心理问题,应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暴力、过度干预有风险
过度关注或严厉批评,可能使孩子更加紧张,反而强化了啃指甲的行为。尊重孩子的选择,适度放手,培养其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孩子的吃手行为,家长的心态调整同样重要。保持耐心与理解:认识到孩子成长中的挑战是普遍存在的,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反思自身行为:如是否过度焦虑,无意中传递给了孩子。自我成长与示范:通过自身行为,示范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手部清洁。同时,学习有效管理压力的方法,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结语孩子的吃手行为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需要家长耐心观察和科学引导。干预与放任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又要尊重其个性发展。家长应持续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最重要的是,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应以爱和支持为基石,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包容的成长环境。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