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初,26岁的郝鸿峰手里压了一批本地酒,打算大干一场。
两年前,他靠全部积蓄和借来的5万元,在太原成立了百世酒业。彼时,“非典”已经出现,并在两个月后传到了太原。
谁知因祸得福,郝鸿峰压的这批货,成了当时山西唯一能不断货的品牌,消费者从此认定了这款酒。两年后,百世酒业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
二十多年后,郝鸿峰的酒仙集团已经成为酒业头部流通企业,全年GMV超过100亿元。当年其看中的汾阳王酒,二十年后已经名声在外。
“我今年48岁,和汾阳王合作24年,一半时间都献给了汾阳王的事业。”2025年1月初,郝鸿峰在汾阳王酒业全国经销商大会上,再次谈到了当年的“第一桶金”。
同一场大会上,汾阳王官宣了2024年的成绩单:销售规模增长20%,高端产品增长40%。这是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近两成、创历史新高后,汾阳王又一年保持高增长。
2024年白酒行业全面回调,不仅渠道大面积承压,一向占据主动权的酒企也普遍降速。但也是这一年,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等上市酒企依旧保持了超行业水平的高增长,在非上市酒企中,也有像汾阳王、仰韶这样继续保持增长的区域酒企,甚至还出现沛华这样的业外资本逆市抄底。
他们的增长从何而来?
“汾老二”出山
在被郝鸿峰卖火之前,汾阳王酒业只是一家汾阳的地方酒企。
汾阳王酒业起步于汾阳,始建于1988年,历史上平息“安史之乱”的“汾阳王”郭子仪被其视为品牌文化的源头。为此汾阳王酒业还花了数千万元修建汾阳王府,为品牌故事提供了具象化场景。
但汾阳王近年热度走出山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同在汾阳的白酒龙头汾酒。
2024年前三季度,山西汾酒的收入规模已经上升至行业第三,全年大概率将保持这一位置,实现清香、酱香、浓香三大龙头的聚首,达成其“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第一步。
汾酒的行业地位显著提升,为清香型白酒整个品类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清香成为酱酒之后又一个风口,吸引各路资本布局。
作为本地老牌酒企的汾阳王,抓住了汾酒势能上升带来的品类机会,全方位紧跟汾酒,直接喊出了“学好汾老大,做好汾老二”的口号。
用郝鸿峰的话说,“汾酒一枝独大,给清香第二名、第三名腾出了巨大的空间。”
工艺方面,汾阳王称完全按照“汾酒十诀”工艺酿酒,其“12382”工艺的核心与汾酒高度相似;产能方面,汾阳王酒业年产能2万吨,长期是吕梁第二大酒企,仅次于汾酒。
地理上,汾阳王也在向汾酒不断靠近。2011年汾阳王进入杏花村镇的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出资参与成立了山西杏花华樽酒业,于2015年投产,产能1万吨。
到了2022年,杏花华樽酒业又在汾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拿下1000亩地,启动技改扩产,厂区与中国汾酒城仅有一墙之隔。这一项目建成后,汾阳王的产能将达到5万吨、储能10万吨。
在前述经销商大会上,汾阳王首次提出了“12335战略”,明确提出“力争成为清香型白酒第二大品牌”。
用汾阳王酒业副董事长王宇涛的话说,“在汾酒带领下,清香的机遇我们必须得抓,山西清香品牌特别是核心产区必须往外走。”
按照汾阳王的规划,“十四五”年要实现年销售30亿元目标。2024年,汾阳王在河南、广东、山东等白酒大省着力布局。如在广东,汾阳王已经进入了十几个地级市。
武汉京魁科技董事长、酒业评论人肖竹青认为,汾阳王酒业目前在全国布局,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优势是性价比,对于渠道商的最大吸引力是价格不透明、利差大,“价格不透明,渠道才有推产品的动力。”
“豫老大”的全国化
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
在汾阳王进入河南市场布局时,豫酒龙头仰韶酒业正在河南周边省份设法打造样板市场。
河南是全国白酒第一大市场,唯一能与全国各大名酒扳手腕的省内白酒,只有仰韶酒业。按照河南省酒业协会的《2023年河南酒类行业市场发展报告》,2023年河南白酒销售总额超过668亿元,销售额前十中仅有仰韶酒业一家是省内酒企。
在最近一轮白酒景气周期,仰韶酒业抓住了市场升级趋势,稳住了豫酒龙头地位。2019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2021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2023年销售额宣称突破50亿元。收入主要来自其“仰韶彩陶坊”系列。
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认为,产品的结构性升级,带动了仰韶的规模和利润快速增长。以主力产品彩陶坊·地利为例,其升级后第四代价格进一步提升,接近次高端价格带。
按照其2020年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仰韶酒业要进入中国白酒前15强,成为以河南市场为主、河南周边市场为辅的泛全国化品牌,力争从区域龙头成长为全国二线白酒龙头。
如今50亿元年销售额,意味着仰韶酒业终于跻身全国白酒第二梯队。
目前白酒头部企业的门槛已经提升到100亿元,至少有10家酒企。而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还有牛栏山、白云边、舍得酒业、珍酒李渡、迎驾贡酒、红星股份、口子窖、老白干酒、国台酒等10家酒企,水井坊也即将过线。
在此基础上,仰韶酒业2024年又提出了下一阶段的新目标——“冲刺百亿、跻身白酒第一阵营”。
百亿元年销售额目标没有明确时间表,但光靠河南省内市场显然难以冲向百亿。因为那意味着要么河南市场的白酒消费出现大爆发,要么仰韶酒业大幅扩张,吃下了其他白酒的市场份额。
这也解释了仰韶酒业近年对于全国化的重视。2024年,仰韶酒业在成都糖酒会期间亮相,全国化战略正式启动。
在省外,仰韶酒业提出的策略是一线两角、环河南板块化布局。布局环河南的陕西、湖北、山东等省份;“一线”是布局京广铁路沿线,北到北京、南至海南,“两角”是指长三角和珠三角。环河南省份布局是因为当地有较多河南籍经销商,“一线两角”则是想抓住交通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红利。
地产富豪逆势“抄底”
如果说全国化是区域酒企做大的必然路径,业外资本密集收购酒业资产则是当下难得一见的景象。
2024年12月,国台酒业集团前总经理张春新履新沛华集团的消息在业内广泛流传。
沛华集团2023年闯入酒业至今两年,已经展开了一系列并购,涉及多地不同香型的酒企。
2023年,沛华集团通过下属企业获得四川酒企崇阳古窖60%的股权,并在当年推出了多款新品启动招商。2024年,沛华集团先是宣布收购茅台镇天长帝酒厂,成为贵州省仁怀市古恒酒业的实际控股企业,并推出了“古恒”品牌酱酒,后又在当地政府见证下与贵州董宛酿酒有限公司签订5000吨白酒兼并重组项目协议,对后者持股。
这批酒企体量不大,但都有故事可讲。崇阳古窖历史近140年,有上百口可追溯至清代的老窖池;茅台镇天长帝酒厂生产酱酒,最老的酿酒作坊与茅台一车间一墙之隔;贵州董宛酿酒据称是董香型白酒宗师程明坤的后人掌舵。
沛华集团董事长王仁果曾是四川知名的地产富豪,其原掌舵的泰合集团在川内南充、广安、绵阳、成都等地有大量住宅和商业地产项目,如成都府南河边二十多年历史的泰合大饭店。
但酒业资产还是要专业人士来掌舵。从2024年10月开始,张春新加盟沛华的消息就已在业内传出。
对于张春新掌舵的消息,王仁果本人多次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求证时都表示“尚未确定,请再等等(官宣)”。不过业内人士透露确有其事,称张春新已经调研沛华几家酒厂,希望将产能做大。
肖竹青透露,目前沛华集团收购的酒厂还处于打基础、扩产能阶段,营销仅在私域流量方面,大规模的品牌建设和大规模的营销网络建设,有待张春新在合适时机正式亮相后启动。
全国化品牌的考验
总结上述酒企的共同点能看出,当前这批逆势增长的酒企,业务拓展依旧是依靠传统渠道。
其优势是作为非上市酒企,一方面没有定期财报的压力,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另一方面产品尚处于市场导入阶段,价格不透明,渠道有推销的动力。
但对于这些体量并非领先的酒企而言,当前的拓展、起步更多是因为抓住了对新品类、新品牌的阶段性偏好。
此外,抓住区域内消费升级,也是酒企实现增长的重要原因。从上市酒企来看,古井贡酒、今世缘、迎驾贡酒在近年能保持超出行业水平的增长,就是得益于省内的白酒消费升级,相应调整了主推产品。老白干酒2024年盈利大涨,除了降本增效,也有产品结构升级的因素,包括衡水老白干1915、十八酒坊的甲等15和甲等20等产品在河北大本营的铺开。
一些同行的业绩下行,也为市场留出了空间。比如在河南、广东这样的酱酒大省,近两年非一线酱酒品牌热度显著消退,就为其他品类的白酒提供了机会。
但在阶段性的高增长之后,这些地方品牌能否成长为真正的全国化品牌,还需要更长时间周期验证。
比如品牌的跟随战术,到一定阶段后就需要重新考量。汾阳王的青花系列、黄盖汾阳王,与汾酒的产品有相似之处。未来随着品牌继续全国化,汾阳王需要找到自己的产品调性。
企业与渠道的关系也要重新评估。比如与汾阳王、沛华有合作的酒仙集团,就有自己的清香、酱香型白酒品牌“金汾河”和“容大酱酒”。2020年开始,金汾河已经走出山西,在全国布局。
甚至是直接介入生产环节。2024年2月,酒仙集团与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合作,宣布总投资20亿元的年产3万吨白酒生产项目。
为此这些地方酒企也在和其他大商合作,将鸡蛋放进不同的篮子。沛华集团除了和酒仙集团合作,也和川内的德商集团、宽思窄想等达成合作。汾阳王则与广东大商粤强酒业、怡亚通等达成了合作。比如怡亚通的清香型白酒,正是与汾阳王集团旗下的华樽合作。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