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华,感受十三朝古都的辉煌与传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0 21:36

历史曾在这里数次凝眸,十三朝古都由此鼎立天下。

王都肇始,建中立极。一条中轴线,在这里引领城市规划的变迁。一张“蔡侯纸”,在这里推进中华文明的演进。

河洛之间,八方辐辏。这里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闪光处,是隋唐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交会点,是新中国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实证地。

国色牡丹,盛世绽放,送给世界繁花似锦。这里是河南洛阳。

河山拱戴的“天下之中”

每天夜幕降临,灯火中的洛阳就成为“公主”与“王子”们竞相奔赴的“神都”。

汉代的曲裾裙、细长眉;魏晋时期的额黄妆;唐代浓艳的花钿、面靥……十三朝古都印记,在一间妆造店中就得到了具体的呈现。

穿一身传统服饰,打卡洛阳的102座博物馆、纪念馆,成为今天来洛阳旅游的首选。

在洛阳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中,人们首先被吸引的,是高达2.8米的古菱齿象化石。大象在洛阳的出现,证实了距今3万~5万年前,河洛地区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

登临峭壁俯瞰洛阳,地势西高东低。西侧的太行山脉作为二、三级阶梯带的分界线,挡住了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使这里水源充沛。

自西向东流淌的黄河,由山峦冲向平原,带来大量肥沃的土壤,为农耕文明提供持续不断的滋养。地处大山大河夹角下的洛阳盆地“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因此具有了孕育文明、催生都城的独特优势。

如果把洛阳盆地比作手掌,5根手指就代表穿过洛阳盆地的5条主要河流。而洛阳正是那颗被捧在中国版图腹地的掌上明珠。在古代中国,人们一度认为洛阳就是“天下之中”。

3800年前最早的“紫禁城”

在洛阳,沿洛河东西30多公里的范围内,二里头夏都、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像一条丝带上的五颗珍珠,人称“五都贯洛”。探寻故城遗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中轴线的进化史。

从空中俯瞰,3800年前笔直的主干道路和墙垣,建构起包括绿松石作坊区等多个严谨、规整的功能区。宫城居中、分层规划、分区而居的二里头都城,显现出最早“城”的样子。

汉魏洛阳城留存着“超长中轴线”,上承三代、下启隋唐,“建中立极”的单一宫城形制在此开启。

隋唐时期,一条将山水和城市串联在一起的中轴线贯通洛阳城,北依邙山、南对龙门串联起定鼎门、天街、应天门等中轴线建筑。

在千年发展历程中,洛阳老城始终沿用隋唐轴线,演变成“十字轴线+网格”的街巷格局,逐步形成“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

两山对开见龙门

在洛阳城轴线最南端的龙门附近,小学生们正在练习一种特殊的课间操。这些动作的出处,正是龙门2345个石窟洞中的造像或壁画。

北魏孝文帝从迁都洛阳开始,便利用龙门的自然山色和地理位置开凿石窟,祈福感恩。这样连续大规模的营造长达400余年。

始建于北魏的药方洞,因洞门两侧刻有153个唐代药方而得名,这也是中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绿豆粥、小豆羹、扁竹叶等简便易得的食材、药材,很早就应用到日常生活。其中,还有95种药方被日本学者收录到《医心方》,称为“龙门方”。

“半天下之财富” 由此路而进

“汤都”是人们对洛阳的别称。全市遍布着大约5000家大大小小、种类各异的汤馆。不论是在游客们的心中,还是在洛阳老城中心的十字街,“不翻汤”都占有绝对的“排面”。

隋唐大运河的开通,让来自不同地区的食材和烹饪技术传入洛阳。相传喝“不翻汤”,也包含当时运河劳工祈愿“不翻船”的吉祥寓意‌。

以洛阳为中心,借助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一张丰富的水网系统呈扇形向东展开。隋唐大运河正是将其中零散分布的、不同时期的区间运河连通,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成了从南方重要农业产区,直达中原政治中心和华北军事重镇的内陆水运交通动脉,成为粮食漕运最重要的通道。“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

隋唐时期,关中地区如果遇到天灾,食物不足以供给都城长安的百万人口,洛阳凭借便利通达的交通、较为发达的农业,能为城市提供充足稳定的粮食等物质;皇帝就会携众到洛阳“蹭饭”,仅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就曾7次“移都就食”。洛阳以前所未有的繁华,成为与长安并重的“东都”。

“汉魏文章半洛阳”

雕版印刷最早在这里使用,造纸术、指南车在此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留下了洛阳的印记。

“汉魏文章半洛阳”。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东都赋》《洛神赋》《三都赋》爆款频出,以致“洛阳纸贵”。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隋唐时,洛阳更是人们向往的“归心之地”。李白、杜甫在此第一次相会,白居易、刘禹锡暮年在此“为霞满天”。《全唐诗》5万多首诗篇中,与洛阳有关的就有5000多首。人们用最美的文字,留住这座城市的美好和震撼。

上了天的洛阳牡丹

洛阳四季分明,土壤富含锰、铜、锌、钼等微量元素,其中锰的有效态含量是其他地区平均含量的20多倍,可促进牡丹生长,“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有了科学依据。

在洛阳邙山之上,坐落着我国唯一的牡丹基因库。闫三妮和她的同事们借助遗传资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数据,已经基本掌握了牡丹育种的“芯片”。

“曾为洛阳花下客”的欧阳修不会想到,如今牡丹已经可以“乘坐”神舟飞船“游历”宇宙。太空育种的黑色系太空牡丹“翰墨丹青”,在2024年初成为牡丹家族的新品种。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十余万产业工人、商业人员,从祖国各地迁移到涧西,创造出多个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这些规整宏大的工业遗产群落,见证了新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至今,洛阳依然是中原地区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观一城文脉,知古今春秋。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不小心碰到 三根手指腐蚀成黑洞!春节将至大扫除当心“化骨水”
国家应急广播 2025-01-12
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搭载旅客飞抵三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0
首趟中欧班列“门到门”年货专列抵达西安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0
济宁市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苏金森受贿案一审公开开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0
南方多地12月以来滴雨未落 下一场大范围雨雪何时来?
中国天气网 2025-01-10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世界最小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广受贿案一审宣判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0
好莱坞陷入真·火海 副总统住所受波及 总统之子豪宅“夷为平地”
央视新闻 2025-01-10
最新评论